如何提高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专栏:学习资料
发布日期:2019-07-13
阅读量:1878
作者:第2导师
收藏:
结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轻松学习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要掌握的“死”知识很少。
摘 要:信息技术课被很多人误认为是“玩”的课程,而面对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多,信息技术课也倍受重视,面对这种矛盾,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突破口,使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尽最大的努力完成合理的任务、并对他们进行正确、恰当的评价,使他们以学习兴趣为前提,进一步培养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协作精神。
关键词:兴趣;任务;技能;有效性

信息技术课被很多人误认为是“玩”的课程,有些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就是他感觉可以在课堂上放松一下,玩玩小游戏等,再则信息技术课在课程安排中比重小,每周每个班只有一节课,学生好不容易掌握的知识,一个周以后就会淡忘。因此,要上好信息技术课就变得更加困难。面对这样的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
怎样改变我们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结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轻松学习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要掌握的“死”知识很少。因此,只要教师利用有效的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便会很容易“爱上”信息技术课。布鲁纳曾经说过:“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到乐趣,提高兴趣。因此我尝试采用了引导型教学法,应用“任务驱动”法、发现法、研究法等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来进一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协作精神。
2.调查基础,任务分层
学生的基础不尽相同,能力也参差不齐。以往单一的任务设计往往使得能力强的学生很快就完成了,“吃不饱”;能力不足的则可能半天也无法入手。长此以往,能力强者对这些问题慢慢的失去了兴趣,而能力不足者则对这些任务望而却步。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学生积极性的下降,影响课堂效率。
要解决这个问题,对任务进行分层设计,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比如,可以设计一个任务发布系统。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结合教学内容与目标设计多个不同程度的任务,以不同的分值用悬赏的形式发布出去。这些任务并不要求学生全部完成,而是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来挑选并接受它,每节课达到一定的任务完成率就可以通过。这样一来,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挑战分值高难度大的任务,积累高分,体会到超越众人的成就感,从而更进一步的激发起对学习兴趣;而一般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完成适合自己难度的任务,不至于对学习失去信心,并激发起他们追赶高分段学生动力,努力学习,向更高难度的任务挑战。
3.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堂上,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4.合理使用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对多媒体电子教室一般都比较熟悉,课堂上合理使用广播、监控、学生演示、黑屏锁定、作业提交、重启与关机等功能,对课堂教学帮助非常大。如:在学习Flash动画制作时,在课前,我把从网上下载的Flash动画使用电子软件广播到学生机,让学生欣赏。学生很快就能安静下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听课效率,一举多得。
上课时,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对于简单的内容,让个别学生操作演示,其他同学观察。在观察操作步骤时,看看是否需要补充的,是否还有别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多鼓励和欣赏学生,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专心致志,不会的学生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吸取知识,会的更在苦思冥想,寻求不同的方法……。这样即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注重课堂评价
很多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完成任务后得到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对或错。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多方面的。评价是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评价,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程度,明白自己哪些地方掌握的不错,哪些地方还有待加强。
对于信息技术课来说,其特点很适合以量表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可以把任务的各个关键部分或课堂讲解的重点部分设为量表的项目,让学生对照自查,找出自身的不足,从而能够解决问题,获得提高。
总之,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要教师开动脑筋,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全神贯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红伟.以任务驱动为教学准则.做好计算机教学工作.
[2] 肖成全等编著.有效教学.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