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0-199-985
第2导师提供在线1对1及在线班课的论文写作辅导培训。含1对1论文辅导课、写作 录播课、学术启蒙课等,采用1对1真人在线互动教学形式,利用电脑、手机及ipad等移动终端
在现有的研究中,关于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大体可以分为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社会因素、流动特征这四个方面。
第一,个人特征。主要包括性别、学历层次、身体条件、婚姻状况、职业属性等,个人特征是影响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前,陈卫、勒永爱研究影响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时,使用的自变量为“个人特征、生育政策和居住地性质”,然后使用 logit 回归模型分析了以上自变量和生育意愿的关系。发现:个人特征会对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产生显著的影响,具体来说,初婚年龄大比初婚年龄小的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弱,受教育程度高比受教育程度低的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强一些,汉族和少数民族的
生育意愿没有显著的差异①。潘新新、赫林对浙江省某市流动人口的调查表明:二孩生育意愿明显受到文化程度、身体状况等因素影响;文化程度较低者的二孩生育意愿强于文化程度高者,同时也发现较多的育龄妇女由于身体状况不好或年龄偏大而放弃生育二孩②。姚从容发现婚姻属性也对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有着一定的影响,在重新组建的家庭中,不管再婚前有没有子女,出于重组家庭
的目的,再婚后会选择再生育一个子女。还有研究发现,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比非农户口的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强。第二,家庭特征。主要包括家庭经济状况、一孩性别、住房条件、家庭规模和赡养压力等。家庭收入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家庭经济状况,目前学术界对家庭收入水平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机制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朱健认为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其生育意愿就会越弱,因为家庭经济条件越好,等到晚向城市,农村传统的宗族观念和重男轻女的思想也会对流动人口的生育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廖庆忠统计了 12 个城市的流动人口数据,发现:流动人口的意愿生育数量与城市居民没有太大差别,但是流动人口仍然保留着重男轻女的思想。冯琪通过分析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发现:流动人口的生育观念已经比较接近城市居民的生育观念,但是流动人口仍然有一定程度的男孩偏好②。 第四,流动特征。主要包括流动的时间长短、流入地点以及流动模式等。在流动的时间方面,谢勇飞通过分析 2005 广州市流动人口调查的数据,发现流动时没有生育的和年龄较小的,他们的生育观念会更加接近现代的生育观念③。周皓认为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生活的时间越长,跟随其收入增长的还有生活成本和生养孩子的时间成本,所以在流入地生活的时间越长,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也就越弱④。同时也有不一样的观点,冯琪认为随着流动时间的增长,流动人口的意愿生育数量会先降低再升高,呈现出 U 型的态势⑤。在流入的地点方面,侯慧丽发现流动人口的流入地点也会影响到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一般来说流入大城市的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会比流入小城市的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低一些⑥。在流动的模式方面,刘厚莲通过分析国家卫计委的流动人口数据,发现夫妻二人一起流动的家庭的生育意愿比不是一起流动的家庭的生育意愿要弱一些,前者的生育时间还会相对晚一些,而当流动人口是从农村到城市、跨省流动、男性的话,其生育观念会更加接近城市居民。
目前学术界中,大多是将社会融入作为因变量研究,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都有从各自的领域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进行过剖析,其中有一些学者考虑到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一些路径,同时分析她认为经济状况越好的话,抚养孩子的经济压力也就会越小,也就会越倾向于多生孩子,这主要也是受我们国家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的影响②。在全面二孩的背景下,学术界在研究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时,一孩的性别也开始被研究人员所关注,研究发现第一个孩子的性别对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杨菊华在分析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研究时,发现:目前大部分流动人口不想生育第二个孩子,在影响二孩生育意愿的因素中第一个孩子的性别是最关键的因素;其他要素相同的情况下,丈夫是独生子女且生育的第 1 个孩子为女孩的夫妻更想生育第二个孩子③。这说明流动人口中仍然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住房条件方面,任义科的研究表明:在城市中购买住房的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会比较强,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有了稳定住房后,可以给孩子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④。在家庭规模方面,廖庆忠认为家庭规模与流动人口的意愿生育数量呈正相关⑤。在赡养压力方面,郭圣莉认为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较低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赡养压力的存在⑥ 第三,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水平、生育政策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在当前我们国家实行全面二孩的生育政策以及社会保障水平逐渐提高的情况下,社会保障水平和生育政策不在是流动人口生育行为的主要约束因素。在社会文化方面,杨凡发现,夫妻一同流动的家庭与妻子没有随同丈夫一起流动的家庭相比,前者的男孩偏好的意愿比较弱,这说明了流动人口所在的流入地的社会文化环境会对女性的性别偏好产生一定影响⑦。流动人口的意愿生育数量很可能是高于城市居民的①。庄亚儿通过分析 2013 年中国人口发展中心的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育龄人群所做的关于生育意愿的调查数据,发现:2013 年流动人口的意愿生育子女数为 1.92、农业户籍人口的意愿生育子女数为 1.98、城市居民的意愿生育子女数为 1.82②。这和前期朱宝树的统计结果是一样的。杨菊华在全面二
孩的生育政策实施之后,利用全国性的数据分析了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发现:在已经生育一个孩子的家庭中,只有 30%左右的流动人口家庭有生育第 2 个孩子的打算,有 50%左右的流动人口家庭没有生育第 2 个孩子的打算,有 20%左右的流动人口没想好是否生育第 2 个孩子。这说明目前大部分的流动人口家庭不想生育二 地区性的调查有:廖庆忠通过分析 2009 年中国的 12 个大中小城市的城市
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发现流动人口的意愿生育数量小于未流动人口的意愿生育数量,但是大于城市居民的意愿生育数量④。谭江蓉分析重庆市的流动人口生育意愿时,发现:大部分的重庆市流动人口没有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打算⑤。刘爱玉通过分析 2008 年的北京、上海等 5 个城市的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发现流动人口的意愿生育数量比性别偏好变化的快一些⑥。 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学者都认同“流动人口的意愿生育数量较低,且低于全国平均意愿生育数量;流动人口的生育性别偏好没有非流动人口强,但是仍高于城市居民的性别偏好”这种观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目前我们国家的人口流动方向主要是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向经济发达的地区,一般而言发达地区的生育观念会更加现代化,在欠发达地区,重男轻女的观念还仍然被大多数人所认同。长期在城市居住的流动人口的生育观念也会随着居住时间的延长而变得更加现代强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途径,也可以给政府部门生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
可供参考的资料。目前我们国家关于流动人口的研究不在少数,但是分析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和其二孩生育意愿的关系的文献还十分稀少。将社会融入作为核心自变量,分析不同社会融入度的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差异的文章更是只有寥寥几篇。本文则把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所面临的社会融入问题是如何影响他们的二孩生育意愿作为核心议题,把社会融入分为不同的维度,从而较深入的分析社会融入的不同维度都是如何影响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的。 本文以湖南省已婚育龄的女性流动人口为研究主体,在了解其社会融入和二
孩生育意愿的基础上,分析社会融入的五个维度是如何影响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的,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给出相应的建议。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目前研究生育意愿的文章有很多。近些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研究流动人口的文章开始逐渐增加,其中也有一些涉及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文章,但是这类文章和关于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文章相比,关注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文章还是相对少了很多。目前关于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文章主要可以分为 2 个方面:第一个是通过分析全国性或者地区性的流动人口的数据,对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现状进行说明;第二个是对影响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因素进行探究,把影响因素分为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社会因素和流动特征这四种类型。而新时代女性除了需要承担生养、照顾子女的责任外,还需要兼顾工作。而生育孩子会对女性的工作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女性在考虑是否生育时会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有研究发现,生育孩子会减少女性的就业机会,就业机会多也会减弱 90 后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由于我们国家生育政策的转变,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时期,人口学界考虑的是降低生育数量的途径,但是在我们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实行全面二孩的生育政策之后,学者们的关注点转移到了增强人们二孩生育意愿的途径上。本文也是把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设定为研究对象,试图发现一些有利于增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一些因素,而把社会融入作为自变量,探究社会融
入和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相关性的研究还比较少。
将社会融入或与社会融入含义相近的概念作为核心的自变量,分析其对流动人口生育意愿影响机制的研究有:梁土坤分析了城市适应的各维度对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影响机制,他将因变量操作化为意愿生育数量,关注的是影响流动人口生育第 2 个及以上孩子的影响因素。他把城市适应划分为“经济、社会和心理”这 3 个方面的内容,结果显示:流动人口的生育观念开始呈现出“少
生优生、无性别偏好”的特征;住房的稳定性和单位性质等经济因素及对迁入地的喜欢程度等心理因素会对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影响是负向的;而居住环境和在流入地的交往范围等社会因素对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影响是正向的①。梁同贵利用上海的流动人口数据,使用离散时间 Logit 模型,分析了社会融合对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机制,他参考了周皓对社会融合维度的划分,将社会融合分为了 5 个维度。研究发现:社会融合会对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在城市购买商品房、有养老保险、有读书看报的习惯、较长的城市居住时间和没有承包地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家庭收入的提高则会增强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②。任义科和郭玮奇在分析社会融合对流动人口性别意识的影响中,把社会融合操作化为“文化、经济和心
理”这 3 个维度。研究发现社会融合的 3 个维度都会对流动人口的性别意识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表现为:从文化融合的角度看,家乡的风俗习惯保留的越多,流动人口的性别偏好意识越强;从经济融合的角度看,经济融合度越高,流动人口的性别偏好意识越弱;从心理融合的角度看,心理融合越差,流动人口的性别偏好意识越强③。本文则将社会融入分为“经济融入、关系融入、文化融入、制度融入和心理融入”五个维度,分析各个社会融入维度对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机制,以进一步丰富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研究视角。
首先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以前的研究大多关注未流动人口与流动人口之间生育意愿的差别,主流的观点为迁移会降低女性的生育水平。但是进一步分析流动人口迁移所引起的社会融入是如何影响流动人口的
生育意愿的文章只有寥寥几篇。 本文首先通过 2017 年湖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现状,了解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最后分析社会融入的各个维度分别是如何影响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以上领域的研究。
二孩政策的逐步放宽与完善,起因于我国日益突出的人口问题,致力于解决我国人口总量増长减弱、人口结构失衡、家庭功能弱化等问题,维护社会家庭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劳动力。在现实层面,关注流动人口生育意愿具有以下两方面意义。 其一,因为流动人口的规模是极其庞大的,并且大部分流动人口都比较年轻,因此这一群体的生育意愿会对我们国家未来的人口结构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深入探究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等问题可以对我国未来的人口年龄结构进行比较科学的预测。 其二,有利于“全面二孩”政策的配套措施建设与政策完善。“全面二孩”政策虽已得到党和政府的支持和提倡,但我国居民的生育意愿和社会环境已发生了巨大转变,了解流动人口育龄家庭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可以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完善与调整提供参考,加强“全面二孩”政策配套设施的建设,保障政策的顺利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担。 这 4 个维度,并选择了一些指标进行测量①。风笑天在测量三峡移民的社会融入
度的时候把社会融入分为了经济、环境、生活和心理 4 个维度一共 9 个二级指标。徐丽敏认为,社会融入应该包括“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方面融入情况周皓在分析社会融合的具体测量指标时,把社会融合概括为“经济融合、社会适应、文化适应、身份认同和结构融合”这 5 个方面的内容,并认为这 5 个维度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的④。杨菊华对社会融入的分析是比较系统的,她认为社会融入的一级测量指标应该包括:经济整合、身份认同、文化接纳和行为适应,其中经济整合和行为适应是客观显性指标,身份认同和文化接纳是主
观隐性指标。二级测量指标有:就业机会、工作环境、社会保障、教育培训、生活习惯、人文举止、价值观念和身份认同等⑤。综合考虑以前学者对社会融入的理解,结合湖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统计数据,本研究将社会融入界定为:流动人口进入城市中居住,逐渐适应城市生活,最终形成城市身份认同感的一种过程,并将社会融入分为经济融入、关系融入、文化融入、制度融入和心理
融入这五个维度。 社会融入的问题是流动人口迁移所引起的,关于迁移对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影响,西方的学者提出了“选择假说、社会化假说、中断(干扰)假说和适应(融合)假说”这四种理论假说。西方的这些理论综合考虑了人口迁移的原
因和特征,详细分析了迁移对流动人口生育率的影响机制。 选择假说的支持者认为,流动人口和未流动人口在生育意愿上的差异不一
定是由迁移所引起的,而可能是流动的选择性所导致的,通常流动人口比未流动人口更年轻、文化程度也更高一些,流动人口的生育观也本来就更加现代性一些,所以说这种差异性并不是由迁移所导致的,人口的迁移也不会导致生育水平的下降⑥。
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指的是国家卫生和计委会从 2009 年起,每年都会组织和开展的大规模的全国性的流动人口抽样调查。2017 年使用 PPS 抽样方法,在全国范围中的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流入地来抽取样本点。此次调查的全国总样本数量达 169989 人。经过统计软件处理后的调查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全国流动人口的大致状况。 所用的数据是 2017 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库中的湖南省流入人口数据,样本总量为 5000 人。所用调查问卷包括以下六项内容:1.家庭成员与收支情况 2.就业情况 3.流动与居留意愿 4.健康与公共服务 5.社会融合 6.重点疾病流行影响因素。调查对象为在本地居住一个月以上,非本区(县、市)
户口且 2017 年 4 月年龄在 15 周岁及以上的男性和女性流动人口,但是并不包括那些在码头与车站等区域暂时流动的人员以及学生们。同时,选取 8 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州、区)开展流动人口重点传染病专题调查。监测调查以个人问卷和社区问卷的形式开展。经过数据处理可使调查的样本能够反映全国、各省(区、市)的水平。在对于整个家庭调查对象的选取上面,夫妻两人有一个是流动人口的家庭;还有父母是流动人口,但是子女是户籍人口的家庭,这些都包含在了统计的范畴。以此为基础,筛选出婚姻状况为初婚或再婚的已育一孩的 20-49 周岁的女性,经过筛选共得到有效数据 761 条。
从文化融合的角度看,家乡的风俗习惯保留的越多,流动人口的性别偏好意识越强;从经济融合的角度看,经济融合度越高,流动人口的性别偏好意识越弱;从心理融合的角度看,心理融合越差,流动人口的性别偏好意识越强
第2导师提供在线1对1及在线班课的论文写作辅导培训。含1对1论文辅导课、写作 录播课、学术启蒙课等,采用1对1真人在线互动教学形式,利用电脑、手机及ipad等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