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第2导师的网站!

服务热线:4000-199-985

汉语言文学硕士论文:论九叶诗派诗歌文学中的时间意识(选文)
专栏:毕业论文
发布日期:2019-08-19
阅读量:1031
作者:佚名
收藏:
本文是一篇当代文学论文,笔者认为选择九叶诗派诗歌中的时间意识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源自诗歌中普遍的时间书写,时间意识承载着重要的时代历史内涵。穆旦在诗歌中描绘了八小时工作制下人们的生存状态。

本文是一篇当代文学论文,笔者认为选择九叶诗派诗歌中的时间意识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源自诗歌中普遍的时间书写,时间意识承载着重要的时代历史内涵。另一方面,时间意识或许能为还原历史中的九叶诗派提供线索。

1569738813701082829.jpg

第一章 战争语境下的现在、过去与未来

第一节 战时的瞬间感受

从古到今奔流不息的时间,是由无数个瞬间、时刻连接而成的。人往往在瞬间的反应最为深刻,直接表现了个体身心对环境、心境的感知,是一种独特的时间意识。九叶诗派诗歌中不乏描写在战时的瞬间感受,仿佛时间停住脚步,让诗人成为战争在场的记录者。

谈起战争,武器、暴力、军人、流血、牺牲、灾祸、杀戮……等一系列词汇往往最先被想起来,它们意味着具体细致的战时场景,就像当下战争题材的影视剧中血腥暴力的画面。影视剧的描绘有一定的历史依据,但是对战争的认识与描述难免狭隘,只强调了战争发生的惨烈过程,旨在激发爱国情感与反抗侵略的斗志,忽略了对战争起因以及对战后发展的反思。战争到底是什么?《战争论》称战争为“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暴力行动”,战争是利益体之间的对决,不同力量之间对统治权力的争夺。这是对战争抽象而凝练的总结,具体到真实的战争中,交战双方是如何被触发的?战时的士兵和后方的群众身在怎样的处境中?战场上下的人们有着怎样的感受?这些瞬时的感受是战争带来的直接体验,在九叶诗派诗歌中亦有彰显。

战争发生时很难像《战争论》中所描述的战斗布局、战斗策略等表现的系统条理,毕竟对战略的总结往往发生在战后反思之时。真实的世界往往比理论的世界充满了更多的丰富与复杂,战争从发生到进展的每一步都具有偶然与运气的成分,对此穆旦与郑敏的诗歌中指出了战争发生的偶然性。“过去的还想在这里停留,/‘现在’却袭击如一场传染病,/各样的饥渴全都要满足,/商人和毛虫欢快如美军。/将军们正聚起眺望着远方,/这里不过是朝‘未来’的跳板,/凡有力量的都可以上来,/是你还是他暂时全不管。”(穆旦,《反攻基地》,1945 年 7月)穆旦的《反攻基地》刻画了一场战斗的发生,每一场战斗的发生都像一场突如袭来的“传染病”,没有任何征兆,是速度的较量,行动的快慢影响战斗的主动与被动。战争是权力的争夺,也能够满足不同人的欲望。利益双方的斗争就是力量的斗争,斗争的意志力等主观因素增加了战争的偶然性与不确定性。从瞬时的感受延伸到时间的河流中,战争结束后最终指向“未来”,两方走向各自的命运,对“未来”的展望将时间由一个点拓展到无限。

......................

第二节 面对历史的多重认知

历史汇入时间之流,并且具有生成性,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成为历史,并且只可以回顾,不可以重新来过。作为流逝的过去,它与现在和未来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现在和未来的生成是历史作用的结果。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时间进程的逻辑。历史属于时间的一部分,多元的历史观也属于时间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认识历史,感知时间?在九叶诗派诗歌中往往能读到一种历史感,时间流过的痕迹,这种历史感是如何营造的?诗人又是如何看待历史的?

战争往往作为历史分期的结点存在,是社会格局转变的推动力,因此它是勾连历史和未来的重要桥梁。历史本身便是复杂的,新事物总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因此不能对历史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发生了变化,而又有哪些事物一成不变,用有限的文字将这种复杂性全面客观的揭示出来是一种挑战。九叶诗派诗歌对历史主体和历史场景进行还原,并跳出历史书写之外,挖掘历史被塑造的逻辑,全方位揭示了时间之流的痕迹。

在 1940 年代战争语境下,人民成为历史的主体,从“我”到“我们”的演变成为 1940 年代文学的重要特点,“我们”也是九叶诗派诗歌中重要的历史主体。

“我们的世界是在遗忘里旋转,/每日每夜,它有金色和银色的光亮,/所有的人们生活而且幸福/快乐又繁茂,在各样的罪恶上,/积久的美德只是为了年幼人/那最寂寞的野兽一生的哭泣,/从古到今,他在遗害着他的子孙们。”(穆旦,《在旷野上》,1940 年 8 月)

.......................

1566198864402027537.jpg

第二章 都市里的现代性体验

第一节 “八小时”

“八小时”源自穆旦的诗歌《还原作用》《成熟》等,诗歌揭示了该工作制对现代人时间意识的影响。八小时工作制最初由工人阶级争取而来,它所适用的主体是工厂工人、公司的职员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等,不同于农民以及工商业者,后者有着相对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前者属于一个集体组织,因而需要遵守统一的工作要求尤其是时间规定。穆旦在诗歌中描绘了八小时工作制下人们的生存状态。主人公在《还原作用》中是被“八小时工作挖成一颗空壳”的“他”;在《成熟》中开始“八小时”忙碌的是“从中心压下挤在边沿的人们”;在《线上》中是“捞起一枝笔或是电话机”的“他”;在《我想要走》中是想要离开“八小时的旋转和空虚的眼”的“我”……

在前三首诗歌中,“八小时”的主体并非诗人自己,诗人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身处其外,捕捉他们的生活处境与内心体验。“八小时工作,挖成一颗空壳,/荡在尘网里,害怕把丝弄断,/蜘蛛嗅过了,知道没有用处。/他的安慰是求学时的朋友,/三月的花园怎么样盛开,/通信连起了一大片荒原。……”(《还原作用》,1940 年 11 月)诗歌以片段的方式呈现了“他”的生活,“他”曾经是一个求学者,“求学时的朋友”是他后来工作缠身的点滴安慰。或许曾经有理想,但都被“八小时的工作,挖成一颗空壳”,生命年轻时的灵魂已经发生了变形,但角色改变前后的不同生活,都面临不同的苦恼。至于“八小时”工作的环境,“污泥”、“猪”、“跳蚤”、“耗子”、“尘网”、“蜘蛛”……这些相对丑陋、肮脏的意象,使人产生排斥与厌恶感,还原了工作场景。“八小时”的工作将身体挖成一个“空壳”,荡在尘封的网中,连蜘蛛也知道它的渺小与轻微。他无法摆脱丑陋、恶心的工作环境,因为生存与生活离不开这样的劳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内蕴着成长主题,成长就是一种变形,每一个生命变形前必定都有着憧憬与希望,但最终是生命一直在地上行走,“一切是无边的,无边的迟缓”。正如鲁迅杂文《过客》,生命便是一个在路上的过程,成长也意味着逐渐衰老。人生每个阶段都需要面临新的压力与挑战,结果往往只是一瞬,而过程却是漫长的。

.........................

第二节 上海的“十一点四十五分”

“十一点四十五分”源自曹辛之的长诗《复活的土地》第二章《饕餮的海》:

“这一分的时间属于自己,便尽情的/将它化费;来哦来哦,轻快的/爵士乐给了我们太多的蛊惑,有/你的青春,我的时间,舞吧/扭动你的腰身,舞吧,小猫咪/小白兔、小亲亲呀,不要轻易放过,/现在是第二个十一点四十五分。/这是上海——荒淫的海。”(曹辛之,《复活的土地 第二章 饕餮的海》)

“饕餮”是古代的青铜器纹样,关于它的传说是多种多样的,有人称它是贪婪到连自己也吃掉的生物,因此是贪欲的象征。也有观点称它象征着巫师与动物、人与鬼魂的结合:“商代的饕餮纹样,是从史前玉器上的人一兽母题演化而来的。它表现的是单独的动物,却暗含着巫与兽结合的喻义,象征着巫师灵魂与通神动物的灵魂以及巫师附体精灵的合二为一。”“饕餮的海”指的是上海,其中充斥着在深夜舞厅里宣泄欲望的人,他们为着贪婪的物欲、情欲来挥霍时间与生命。同时它又暗示了 1940 年代生活在都市的人的处境,他们内心善恶并存,冲动的欲望仿佛受魔鬼的控制,随时迸发随时燃烧,人的贪婪丑恶的一面暴露无遗。而这种善恶并存、人魔共生的处境,也是人内心挣扎的表现。

上海在长诗的第二章中是“丰富”的、“饕餮”的、“荒淫”的。“丰富”因为容纳了“将军、政治家、土财主、冒险家”等各色人等,以及各种武器、金钱交易、货物运输等忙碌的生活。袁可嘉在《九叶集》序言中曾这样评价《饕餮的海》:“杭约赫的长诗《复活的土地》以宏大的气势,纷繁的语言风格,把浮沉在旧上海——这个‘饕餮的海’里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反动派、殖民者、花天酒地的庸人、小市民和革命者——都作了描绘,又表达出自己的呼号,对光明与新生的希望”②这进一步说明了曹辛之长诗的丰富与复杂,上海这一地域所蕴含的复杂意蕴。

1566198891869090280.jpg

........................

第三章 个体对时间的存在哲思------------------ 55

第一节 对待新生命的态度------------------- 56

第二节 生命过程中的困境----------------------- 60

第三节 在时间中选择与被选择---------------------- 65

第三章 个体对时间的存在哲思

第一节 对待新生命的态度

生命是时间长河中的一段,出生与死亡是该过程的两端,从出生到死亡的时间历程便是生命的长度。新生命是生命时间的开始,对待新生命的态度反映了成人基于生存、生活对生命的感悟,或尊重或积极或消极,背后承载的是对生命力量的体认,对生命与外界关系的认识。九叶诗人们诗歌中对新生命的书写,反映了其对新生命、生命复杂的态度,与传统既有重合又有悖离。

就传统文化而言,在宗族观念影响之下人们对家族格外重视,因之子孙后代的传承便成为重中之重。“重今生,轻来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征。中国人蔑视丧失气节和人格的贪生怕死,但从不放弃对生命的执著追求。‘人生如白驹过隙’,一直是困惑人们的最大遗憾。”自古以来,感慨时间飞速流逝、生命短暂的诗文不在少数,人们对于生命有珍惜与敬仰之感,新生命的降生往往给人带来欣喜。一方面生命虽然短暂,但是子孙后代的出现使家族生命有了延续,满足了自古以来对家族传承的重视;另一方面,新生命代表着希望,代表着新的开始,代表着时间的延续,这是一种线性时间观念的表现,对未来充满希望。而西方基督教基于原罪意识,新生的婴儿往往是有罪的,需要参加受洗等摆脱原有的罪恶,选择一条通往善与天堂的道路。在悲观主义者叔本华看来,人生的欲望、意念等构成生命的意志,这些意念则是人生痛苦的来源。“本能趋逼人繁育后代,繁育后代又生出苦难和死亡的新机缘;这便是性行为和羞耻相连的理由。”①由此看来,就对待新生命的态度而言,中国素来是较为乐观的,受自身线性时间观的影响,看重新生命带来的希望与改变。传统西方则相对理性,强调破除新生命自身的欲望等意念。三四十年代的混乱时局中,九叶诗派诗人们立足于对生命体验的关注,着眼于新生命的降生创作了许多诗歌,其中表达的观点态度尤为复杂。

...........................

结语

本文以九叶诗派诗歌中的时间意识为切入点,从战争、都市以及个体生命等维度,探索九叶诗人对 1940 年代时代语境的体验与感知,梳理他们遭遇的困境和做出的应对。“时间”本就是一个现代的概念,现代社会的更迭使诗人感受到不同以往的现代情绪,进而需要用现代的语汇来创作诗歌。因此透过诗歌中的时间意识,一方面部分还原了 1940 年代的时代社会场景;另一方面,诗歌作为抒情言志的载体,也发掘了九叶诗人们对时代社会的思考和时间体验。

参考文献(略)

上一页:浅谈常见煤矿通信联络技术的研究
下一页:MBA论文: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之工商管理研究(范文)

客服热线

4000-199-985

公司信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手机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