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第2导师的网站!

服务热线:4000-199-985

探究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问题
专栏:毕业论文
发布日期:2019-09-21
阅读量:1121
作者:佚名
收藏:
通过上述的分析,国外在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中经历了政府主导到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过程,是利用社会各界资源满足当时是的公众需求,我国则是注重使用不同的政策规范文化行为。针对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随着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当前国家的主要矛盾,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中国逐渐走向富强的重要过渡时期,而公共文化服务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关键。政府将部分公共文化服务事项通过社会化购买的方式提供给人民群众,从而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将部分服务面向社会组织,可以让政府将有限的精力放在提升服务质量上,多元化的满足人民精神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最大程度的合理利用资源。政府通过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可以搭建政府与市场的信息沟通桥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在市场的引导下改善政府服务质量,整合社会资源,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类型。

  论文将薛家镇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相关背景进行介绍分析,收集整理国内外文献资料,阐述理论知识,为本文的研究制定整体框架。结合薛家镇案例分析,根据问卷调查以及政府文化部门和社区文体专员回复整理发现目前薛家镇在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中积累丰富的经验,但由于购买方、承接方、公众三方中存在的问题,造成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最后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从购买方、承接方、公众三方为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提出可行性的建议。论文研究的内容对于其他基层政府在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中遇到的问题都具有借鉴意义。

1569731386185089826.jpg

关键词: 公共文化;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薛家镇。
 Abstract
  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learly stated that a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eople continues to improve and the national economy continues to develop, the growing needs of the people and the inadequate development of imbalances have become the main contradictions of the current state. This is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result of the joint efforts of the people throughout the country is an important transitional period for China to gradually move toward prosperity and strength, and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are the key to meeting the needs of the people's better life. The government has provided som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to the people through socialized purchases, thereby improving their service levels. Some services are oriented to social organizations, which allows the government to focus on improvingthe quality of services, diversifying to meet the spiritual needs of the people, and maximizing the rational use of resources through market-based mechanisms. By purchasing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the government can build a bridge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overnment servic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arket, integrate social resources, and enrich the types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The paper takes Xuejiazh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irst introduces and analyzes its related background, collects and sort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s, expounds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formulates the overall framework for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Xuejia Town, 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the reply of the government cultural department and the community cultural and sports commissioner, it is found that Xuejiazhen has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in purchasing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but due to problems in the purchaser, the undertaker and the public. There are still many shortcomings in the process of causing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Final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the buyer, the contractor and the public are proposed to make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the government to purchas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The content of the thesis research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to other problems encountered by other grassroots governments in purchasing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Key words: Public Culture; Government Purchas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XueJia Town。
 1、 绪论
    1、 Introduction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1.1.1、 研究背景。


  政府的文化职能是政府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是政府服务社会的核心,是政府社会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利用自己的行政功能对文化的管理,通过指导和履行文化职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文化服务,满足人民不同阶段的文化需求。也就是政府在国家政策法规的指导下,结合社会的需求,向公众提供各种文化服务,以此来实现自身的文化职能。文化职能的实现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好政府与公众利益的重要平台,也是实现政府价值的重要渠道。

  新中国建立初期,由于物质匮乏,我国学习前苏联的管理模式实行统一管理。政府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社会资源都是在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完成分配,公共文化也是如此,人民的日常娱乐方式也受到政府行为的影响,公共文化成为政府影响人民生活方式的重要工具,政府成立各级文化部门负责管理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同时聘请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李山学者称之为“政府行政性生产”1,是政府直接面向公众提供服务,属于自上而下的直接服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各级部门都是按照政府的统一部署完成相应的工作,缺乏积极性,同时公众文化意识淡薄,也使得政府对于公共文化不够重视,公众的精神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

1569036714033027844.jpg

  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发展目标和经济体制开始转化,赋予社会资源和空间更多的自由,象征着我国总体性结构改变的开始。政府的放权让利也使得公共文化拥有更多发展的空间,人民文化意思的提高,也暴露出我国在文化职能上的不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虽然我国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但是物质水平的提高充分暴露出我国在精神文化方面发展的不足,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与人民的精神需求出现巨大矛盾,因此政府职能的转变可以改善我国现阶段的公共文化领域不足。

  随着新公共服务和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改善“公共服务”,探索其发展理念,从行政职能结构入手逐步完善各项服务模式,也就是服务型政府。因此,政府的文化职能主要体现在与公众建立密切的文化交流,为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协调社会团体做好文化建设工作。政府应该突出公共服务的理念,培养公众公共文化意识,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做好公共文化建设工作。

  在公共文化建设中政府需要承担起主要职责,政府在资源和管理上都占据绝对的优势,通过引导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多元化的文化活动,建立公共文化体系,结合公众的文化需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好公众的文化权益,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政府至 2012 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作为未来的发展目标以来,在文化体制方面给予很大程度的重视,2015 年中央又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就加强我国文化体制创建给出相应的建议,明确未来国家在公共文化领域的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配套制度,完善现有体系。

  国家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上升至战略发展层面,充分体现出国家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视程度,将其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各地政府都在加强自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近几年来,薛家镇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通过购买公共社会服务提升本地区的服务质量,在不断的摸索中取得众多优秀成果,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为了更好的研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理想状态以及在此过程中出现的不足,通过薛家镇在购买服务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找出背后的原因。结合薛家镇在购买服务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针对新的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为各地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依据。

 1.1.2、 研究意义。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求将人民的精神生活放在建设的首要位置,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现,不断丰富公共文化体系,开展多元化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在精神文化建设上投入巨大精力,体现出公共文化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政府在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可以及时掌握人民需求,准确把握市场脉搏,以此作为职能转变的依据,坚决落实国家在公共文化服务共给侧的政策,完善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在我国出现时间较短,还处在发展阶段,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依然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不仅在理论丰富上需要学者和专家的不断努力,在实践经验积累方面也需要在探索中不断摸索。

(1)理论意义。

  目前我国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面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借鉴国外优秀的理论成果,主要聚焦在医疗、志愿服务、助残、养老领域等方面的服务,而且政府还没有完善的购买管理制度,在针对基层文化体系的建设中还有很多不足,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政府购买服务体系,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是当前我国学者需要努力的方向。

 (2)实践意义。

  根据基层政府的服务特点,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明确其政府职能,正确掌握人民的需求,准确认识基层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服务方式、途径以及可能出现的困难,并结合实际需求制定完善的应对措施,提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将公共服务的优势充分体现,为公众生产生活提供便捷。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结合案例分析薛家镇在购买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找出核心要素提出改善措施,也就是掌握公共服务的作用机理,明白其是如何为公众服务,通过何种路径实现其功能;二是在基层服务体系中明确政府服务对象,分析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结合新时代国家提出的要求,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实现中国梦做出积极的贡献。

 1.2、 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Research and the Comment)。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关于公共文化。

1569036722719029877.jpg



  国外学者对于文化的研究都是在文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多元化的文化形式。例如欧洲古罗马神话,就是结合当时人们生活实践经验发展而来,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是当时影响人们思想的重要统治工具。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着名学者爱德华·泰勒是最早提出文化这个概念的,尤其是其在着作《原始文化》中将文化定义进行详细解读:“文化是将知识、道德、信仰、法律、艺术、风俗等其他社会元素整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中影响社会发展进程的综合体”2。针对早期的文化研究得出,雷蒙·威廉斯(RaymondWilliams)等的研究成果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首先对文化的定义范畴进行明确,指出其在生产力作用下的影响,通过对生产力的分析找出其客观存在的发展规律将,实现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但是,他们又在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以文化为核心的唯物主义,提出文化不再是简单的生活方式,而是统治者用来影响人们思想,控制人们行为的统治工具,在人际关系中起到重要影响3。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各学科之间开始相互渗透形成密切的联系,为文化领域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环境。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与霍克海默(M.Max Horkheimer)提出“culture Industry”(文化工业)的理论4。其主要内涵是指现阶段的文化是在工业革命影响下形成的,其文化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主要受到工业生产力的影响,文化的内涵被生产力所取代,因此真正的文化应该是简单纯粹的,是人们思维的体现,是构建社会文明的重要载体。于是人们开始积极探索文化的本质,从多方面研究生活中各种因素对于文化形成的影响,使后期的“文化产业”“文化政策”等研究种类开始增加。

 (2)关于公共文化服务及其供给。

  国外由于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时间较早,因此在此方面取得众多成果。在产品理论以及实践分析上相比我国都有着众多优势。但是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不足,国外现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因此在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不足。在国外,“公共文化服务”都是用“文化政策”代替,所以笔者在整理收集国外参考文献的过程中都是将“文化政策”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展开研究。最开始政府在公共文化体系中没有深入的研究,由于亚当·斯密经济自由主义对于统治者的影响,所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都是在完全自由的状态下成长起来。上个世纪中期“现代管理体系阶段”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风行一时,学者们开始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通过完善当时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此提升政府的服务能力。例如美国经济学家保罗.A.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只有政府对其自身的完善,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也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5。而后随着登哈特夫妇结合公众的需求提出的,“新公共管理概念”和“政府再造理论”6,学者开始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职能研究转向公众需求等方面。通过上述的分析,国外在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中经历了政府主导到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过程,是利用社会各界资源满足当时是的公众需求,我国则是注重使用不同的政策规范文化行为。而我国在这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我国是通过政策的引导调整国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结构,相比之下国外更加关注公众文化权益的保护,通过政策实现政府的职能。总的来说,国外都是从整体框架对公共文化体系进行研究,例如美国,就没有类似我国文化部这样的部门进行站门的文化管理,其文化的形成是通过社会各界的力量,通过营利和非营利组织的结合,在市场机制调解下发展而来,这与我国文化的内涵有着巨大差别。发达国家对于文化的发展提倡自发市场化,政府对其干预较少,所以其文化内涵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3)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模式。

  在本文研究国外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发现绝大部分研究只是简单地从城市角度展开文化分析。在农村地区由于相关资料较少且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但是国外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中,在城市和农村的建设模式是统一的,所以农村文化建设也可以参考城市模式研究。世界范围内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形成多种观点,但是其中较为认可的是:就是逐步提高社会各界的参与性,尊重人民的意愿需求,建立多元化的服务机制,满足人们不同的生产生活需求。从逐步降低政府的干预,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政府放弃手中的权利,协调社会各组织做好文化建设工作。加拿大学者克莱尔·麦考吉和哈瑞·希尔曼·查特兰德根据公众文化需求提出庇护人模式、提供便利模式、工程师模式和建筑师模式四种文化模式7。马塔拉索.兰德里等指出公共文化的提供应该结合不同的环境需求以及公众利益,由不同的组织提供,也可以将文化部门看成是社会中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的结合,针对不同的需求采取多元化的满足而形成,实现对文化的有效构建8。在政府主导的社会各界组织协调配合的经营模式下,学者提供的观点使得公共文化服务的类型不断丰富,理论成果逐渐增加。但是政府的绝对地位使得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例如托斯等学者指出在公共性较强的文化产品中,政府需要承担起主要的监管职责,是文化提供和监管的重要部门,此时的市场机制不能完全满足该类文化的需求,这也是因为这部分公共文化存在特殊性,如果由市场机制调节很容易造成供需关系失衡,给公众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成为私人牟利的手段。所以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职责,加强对这部分文化的管理,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与人民需求之间的平衡9。

  例如约翰·麦耶斯考夫认为,目前很多福利性质的国家在财务方面都出现各类问题,反映出“看得见的手”在对社会资源起着协调作用的同时,也给政府过度干预社会行为造成政府财政负担加剧,使得政府财产难以维持高额的支出10。所以政府不得不减少福利性方面的财产支出,这就给社会组织提供机会,帮助政府完成社会服务职能,一方面减轻政府的财产负担,另一方面有助于社会各界参与到建设中,通过市场化机制调节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

 (4)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

  国外的学术界对公共文化服务没有进行完整系统的研究,其概念都没有进行统一定义,或者将其看为公共服务的分支,或者将其看为国家文化政策的分支,因此公共文化服务的政府购买被分解解读成政府通过购买的经济手段提供文化方面的公共服务,并将其作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关于公共文化服务。
  

  目前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加,政府在相关方面的投入逐渐增加,主要体现在均等化、标准化和免费开放等方面,深入剖析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存在的意义以及结合我国实际需求找出其中的因果关系,从而制定完善的应对策略,解决在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指的是在满足公众需求的过程中通过均等化的分配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唐亚林、朱春等学者指出均等化的内涵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指出均等化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完全平均分配方式,而是根据城乡居民的生活特点以及不同的生活需求实现客观上的均衡;另一方面强调均等化一定要在保证服务特征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的不同需求,要体现出其所具有的特色,尊重公众的意愿,实现多元化的满足公众意愿。在实际的调查中我们得出,城乡二元机制下的居民需求、生活方式、生产能力、社会结构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这也是满足社会不同阶层文化需求的重要基础。在如何运用均等化满足公众需求方面,王洛忠、李丹等提出应该制定针对性的均等化标准、完善现有的财政体系、规范政府要承担起主要职责,引导社会各组织合理的开展各项活动,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11。

  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是指使用标准化的服务方式满足社会各阶层的需求,通过严格的制度,科学有效的管理各项服务行为。柯平等学者在标准方面提出要制定最低生活保障,解决居民的温饱,在此基础上合理配置资源,设置专业的人员针对不同的公众需求提供服务,同时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保证资源配置的客观性和合理性。阮可指出国家保障标准的制定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有着重要意义,而保障标准的具体标准要结合实际需求,不可以完全按照均等化的标准,造成需求的满足不符合人民的意愿,加大政府的工作负担,不能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初衷。

  公共文化服务免费开放指的是部分公共文化服务免费向部分人群或者公众开放,在免费开放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需求,加强监管,保证资源的合理使用,避免因为免费开放造成资源浪费以及公众需求失衡等情况。李国新以公共图书馆为例对免费开放展开研究,提出免费开放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人民的质量,在此过程中社会的各项资源都需要作为开放程度的重要依据,通过合理界定免费开放的范围,规范公众行为。李少惠、王苗就公共文化服务免费开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展开研究,提出在此过程中如何科学的分配资源,设置专项的人员进行科学管理,从而提高人民的满足程度是免费开放的核心问题,同时开放形式以及开放类型方面也是研究的重点12(2)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随着习主席提出供给侧改革,各方学者开始在这方面开始积极的研究,将如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作为研究的重点,制定完善的管理模式,在合理分配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现在很多研究不再是完全围绕政府行为开展,更多的是结合公众的客观需求,制定完善的应对策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作为研究目的,在此过程中结合社会各界资源,关注如何减轻政府的工作负担以及积极调动社会参与性。陈伟从福利及时性方面提出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起到主体地位,对社会福利的实现起到主导地位,是重要的资源来源,政府作为重要的资源使用和分配机构在资源优化和管理上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13。曹爱军、方晓彤等学者指出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职责开始由原先的一元主导向寻求社会各界帮助的阶段过渡,企业在其中扮演者重要的责任,承担起公共文化服务的部分职责,政府在此过程中开始将手中的权利释放给社会各级部门,其中主要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还是由政府负责,但是除此之外的公共文化服务则是由社会各界负责,还有一些政府无法兼顾的服务则是交给第三方代替政府履行职责14。崔光胜,汪超等学者针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构建方面入手,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展开讨论,认为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配合社会各级单位协作的模式是非常合理的,同时公众也是重要的参与成分,提出“以需定供”观点,在政府的主导下,各级单位协调配合,公众参与的发展模式15。

(3)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现阶段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基层,提出“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口号,将农村需求作为最后的一公里来制定完善的应对措施,满足基层公众的文化需求,同时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借助乡村发展的机遇,发展好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针对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第一点是明确政府的主导地位,确立以政府为核心的文化发展模式。在此观点下,有学者指出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遗留下众多问题,盲目的城市化进程,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但是在精神方面的建设存在严重的滞后性,相比城市中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农村的文化建设相对不足,娱乐生活单一,使得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功不能惠及到农村地区,众多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全,这其中有很多都是政府规划不合理造成的。因此,政府需要对其工作失职承担起主要职责,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就是其补偿的一种措施。例如马全中提出政府供给模式对于改善政府工作环境的重要性,供给侧是政府发挥其作用的重要渠道,要保证政府在其中的主导地位,这也是我国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特征所决定的16。聂可、彭卓、蒋芳等是从公共产品理论以及外部因素的层面展开研究,提出政府财政分配不均,造成在供给侧改革中对于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经费不足,所以政府给予供给侧改革需要制定完善的监管措施,保证社会各界资源的合理分配是政府供给侧目标实现的重要依据17。第二类观点则是在确立政府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充分调动社会各界资源的优势。例如上文所提及的陈伟等学者在充分研究国外的相关文献和资料之后提出的“政府主导的+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文化发展模式。这也是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针对我国公众的需求提出的。第三类观点则是通过引进第三方主体参与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冯庆东依循西方公共经济学理论中针对公共产品的分类,提出产品的娱乐化属性、在农村地区的私人化娱乐需求满足等18。通过对上述三种观点的分析融合,各方学者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众多方面已经达成共识,同时对主体进行明确,指出其中存在的关系。通过对上述模式的总结提出三种发展模式:一是选择最佳模式:例如李少惠提出的在政府主导下,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模式,就是针对农村地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社会各界资源合作的方式最大程度的满足我国农村地区公众的需求,这也是将理论使用在实践中的效果19;二是多元素的统一:张良等学者在结合我国发展历史的前提下指出,我国在建国初期的“意识形态灌输供给模式”和改革之后实行的“部门供给模式”两方面开展的研究都是片面地以政府角度来谈公共文化供给20,但是政府主导的社会资源供给能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政府服务质量的降低,因此需要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将政府的部分职能转化出去,实现多元化参与的服务机制,全方面的满足公众的需求,也就是政府作为主导机构,社会各单位积极参与的理想模式;三是多种模式并存:例如孙浩、刘晓坷提出不管政府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处于何种地位,其对我国社会的资源配置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不管是使用社区服务还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各界单位参与,对于我国的文化建设都起着重要的作用21。胡艳蕾,陈通,高海虹等学者强调政府权威性的树立,利用社会非营利模式的配合,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研究中需要从整体进行看待,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满足不同阶层的发展需求22。

 (4)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

  为了了解国内研究现状,笔者利用知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政府购买”这一课题进行检索,总结后可以发现,我国在课题“公共文化服务”及“政府购买”两方面都分别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探讨,但对课题“公共文化服务的政府购买”却没有进行太多讨论研究。在以往的研究中,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课题多集中在公共文化产品及公共文化权利两个方向,但是在最近的研究中,部分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课题研究已开始把目光转移到公共文化治理上来,重视围绕公共文化服务的政府组织主体、社会团体主体、国民个人主体多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试图建立多主体充分表达自身观点、一起加入并建设文化公共空间的社会结构模型。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政府购买”课题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公共文化服务的多主体建设展开,具体全面的探讨也是围绕实际案例进行,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也缺乏更具广泛适用性的结论分析。也有研究针对社会组织文化服务提出宏观的实施体系和措施,但是更偏向理论架构,可应用于实际的具体细节并没有过多讨论,缺少应用价值。

  所以,完全有必要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政府购买进行系统、具体的分析讨论。本论文针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地方政府购买进行研究,梳理解析其内在的含义,总结其主要特征,根据具体案例分析出存在的局限性及经验教训。

  1.2.3、 文献评析。

  国外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研究中侧重于对理论层面的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在实际的操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理论层次单一,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类问题,同时,研究主要从政府的角度入手,缺乏社会参与度,对社会资源的使用也存在不合理之处,难以实现对资源的深度挖掘。

  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研究最早也是借鉴国外的研究,主要就是从政府的角度实现对理论层次的分析,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发展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多元化的文化服务体系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很多专家学者不再仅仅关注政府为主体的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开始关注社会参与,但对于农村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少之又少。总的来说我国还需要从基层入手,建立多元化的市场机制,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社会资源的科学分配。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研究中取得较多的理论成果,这是因为国外工业水平先进,在生产力上相比我国有着很大的优势,使得城乡之间的差距较小,经济水平相对统一,在公共文化服务上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等特殊情况造成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存在众多不足,难以填补城乡发展不均衡造成的巨大差异,在相关方面的政策制度还不够完善,所以需要加强理论方面的研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还需要结合我国的政策制度,很多国外的研究者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研究都是将其置于整体框架之下,社会特点显着,这与我国在研究中有着巨大的差别。

  所以,在研究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各项做法中,我们需要进行信息的整理以及做法的梳理,总结优秀的经验做法。同时,注重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的提升,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由于本篇文章为硕士论文,如需全文请点击底部下载全文链接】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

 2 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2.1 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
  2.2 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
  2.3 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基础
  2.4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必要性

3 薛家镇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3.1 薛家镇基本概况
  3.2 薛家镇购买公共文化服务

 4 薛家镇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薛家镇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4.2 薛家镇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5 薛家镇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建议

  5.1 三位一体的发展理念
  5.2 树立正确的行政理念
  5.3 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体系
  5.4 大力培育和发展成熟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组织
  5.5 扩大公民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的参与度
  5.6 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法律体系

  6 结语

  6 Conclusion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政府购买在公共服务生产与提供领域的使用重视程度逐渐加大。并且在未来的很长时间内,完善现有的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都将成为满足群众需求的重点工作。本文以薛家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分析案例,结合当地群众的需求以及现阶段我国公共文化体系的构建形态,通过研究薛家镇的优秀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健全。但是通过上文的分析研究我们得出,薛家镇虽然在理论方面有着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是各项措施在落实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众多问题,各方主体的诉求不能得到及时满足,同时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规章制度的不完善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使得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行为和提供的文化产品方面不能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此外,文化社会组织数量少、运营能力弱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府更好的购买公共文化来实现其文化职能。为了使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更好的满足群众的诉求,本文认为政府、承接主体与公众三方面都需要做好本职工作,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在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进来,建立健全管理机制,选拔出优秀的管理人员和文化团队为公民带去优秀的文化产品,同时积极开展培训活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加强对文化团队的监管。保证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尤其是在资金使用方面的合理配置。

  当然,受到研究条件的限制,本文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这也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上一页:研究养犬伤人事件的主人刑事法律责任问题
下一页:保险人明确说明义务的法律基础与履行原则

客服热线

4000-199-985

公司信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手机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