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如今,从当代艺术所表现的形式来看,已经逐渐趋于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数字媒体艺术作为现当代对艺术设计教育影响最为重要的表现方式,已经逐渐使艺术设计教育产生了更为全新的艺术话语表现。基于此,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也正在面临着与之相适应的调整阶段。艺术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在展开艺术设计教育的活动当中,应当不断运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走向一种独立的创作道路——体验式教学。所以,在本文当中,针对艺术设计教育表现的概念化以及标准化进行论述,针对导师组合的多元化以及师生关系、学生质疑精神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出一种具有网状特性和民主性的创新性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数字媒体 艺术设计教育 创新思维 发展趋势
伴随着上个世纪“达达主义”发展以后所表现的艺术发展已经逐渐对艺术设计教育的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其所具有的外在特征以及内在定式产生了良好的转变。这也促使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以及表现形式逐渐朝着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演变。现如今,传统观念之下的“审美艺术”已经不再是艺术后期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权威模式,那么随着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与普及,也逐渐促使相当下所表现的艺术观念性以及人们思维模式渐渐走向感性的灵动与逻辑思维性之间的混合。而在这一发展阶段,艺术设计教育所表现出来的理性发展与感性认知相融合的特点逐渐成为了整个艺术创作当中的一种真实的写照。
一、艺术设计教育的基本概括
1.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内容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现当代对整个艺术设计话语权进行掌控的重要影响因素,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观念产生了重大的改革。在国内的一些艺术设计学院所进行的教育教学工作也随着数字媒体话语新趋势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调整。对于此,希望早已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就开始对艺术史当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代艺术”教育展开了相应的调整。从广义上来说,这样的一种带给人类全新体验的形式则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重要开端。美国著名的思想家及教育家——杜威将整个教育看作是一种针对于新经验进行积累的主要过程,而他所表现出来的观点也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中的“悟道”精神相匹配,与此同时,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内容逐渐转向了人类对于艺术表现的“体验”。
2.艺术设计的学习以及创作主体进行了转变
对于艺术家而言,其所展现出来的艺术创作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体验,而在艺术历史的发展则是有关于人类对精神世界体验的一种现象史。从这方面进行分析,艺术设计教育所表现出来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人类在很正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美好体验,进而达到人类的理想之境。而对于人类针对艺术所进行的体验则可以看作是在不同艺术种类的演变至下感受到一种特殊的精神体验。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对学生所应当具有的创作能力进行提升。而此时所表现出来的针对于艺术教育当中的“体验式”这就是针对生活环境当中的一种发现与体悟。并根据人类所在的环境当中获取相应的助力,促进学生创作道路的不断发展。例如,将艺术表现的思想、理论、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念等等,都有效地融入到人类的独特人格发展当中。而针对于“体验式”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方式则需要融合一种具有网状形式的课程教学体系予以教学,在这一阶段当中,教育教学的主体逐渐向学生开始转变。
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育中体验式教育创新方式
1.体验全新的艺术表现本体论
在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中,针对艺术设计所表现出来的本体的学习方式以及认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阶段。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理念眼边上,会逐渐从传统性的纵向发展逐渐向以多种媒介为核心的具有秩序性的维度发展阶段,然而,在这一阶段当中,仅仅只是依靠对本体进行钻研所表现出来的线性思维模式是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针对于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本体认知以及体验则必须是整个艺术教育所发展的首要问题所在。
然而,对于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与创作阶段来看,往往是一种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在其四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具有边缘性的学问以及相关修养来看,大多是一种多元化的“乌托邦”。从这当中我们可以理解为,对这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边缘文化其实也是一种艺术的本体。除此之外,一种全新的艺术本体论则并非只是一门学科艺术,而如果这种艺术的概念表现有所欠缺或者模糊的话,在这种艺术当中所表现的本体则可以看成是一种组合物件。
2.以博物馆空间展示带动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
在17世纪的时候,著名的哲学家——约翰·洛克曾经说过,对于知识来说,并不是人类天生就有的,而是经过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而获得、学习和积累到的。而对于适当性的教育来说,首先所表现的是一种观察,而另一种表现则是一种经历。在约翰·洛克所表现出来的教育观念当中,主张通过学生自我对外界的观察从而获得相关的知识理念以及经验理论,而这时候,通过博物馆所营造的特殊的教育教学环境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能够使得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的一种模式,进而在这样一种真切的环境当中吸收到外界所展现出来的知识理念,亲身感悟到和体验到外部知识理念的浸染,在经过自我思想的沾化之后,从而进行传播和再次创造的特点。
3.以社会生活体验带动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
社会生活作为一种万花筒形式的大课堂,能够给我们的学习创造出一种具有本原型与艺术创作性的特殊体验环境。对于社会生活来说,其所表现的往往是一种多元化的,在这样的一种环境当中,能够无形当中促进学生艺术可行的发展与创新。对于艺术所表现出来的多元化标准来说,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含义并不仅限于生活体验当中的不确定性,而主要在于其所表现出来的可实施性当中。在我们对社会以及社会生活所具有的体验进行讨论的时候,往往会将社会以及生活当中的信息融入到艺术表现的思维模式当中。易英在其“当代艺术当中,非传统艺术手段往往是具有创造性的,而非专业出身的人则往往更加具有一种艺术性”,这样一种说次,在有些人看来往往是一种片面性的,但是如果更深层次的去理解的话,就会真正感悟到在当代社会当中所提供的一些信息远遠要比传统基础训练所获取的感受要多得多。的确,自古以来,艺术设计教育当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因素,如果不在对艺术的本体有所影响的话,那么,艺术或许就真的不在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