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第2导师的网站!

服务热线:4000-199-985

教育学硕士论文: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应用(范文)
专栏:毕业论文
发布日期:2019-11-04
阅读量:792
作者:佚名
收藏:
  "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是秉承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理念发展起来,其中蕴含了举办者的教育理想: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这是举办者最朴素的教育理想,也是支撑举办者在艰苦条件下办学的内在动力。

第2导师提供在线1对1及在线班课的论文写作辅导培训。含1对1论文辅导课、写作录播课、学术启蒙课等,采用1对1真人在线互动教学形式,利用电脑、手机及ipad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的提供专属课程。以下是一篇教育学硕士论文范文,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一定的帮助。
摘要:
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追求,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与途径。民办高等教育为中国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将是下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新的生长力量。

  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复苏后,出现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为保持其健康发展,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十分重要。

  本研究系统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民办高等教育"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对其产生的背景进行梳理和剖析,总结其发展过程中的成绩,探究该种发展模式在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以 sdyc 学院为个案进行分析,总结 sdyc 学院办学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验证并修正笔者的研究。

  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不仅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对社会发展、对整个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促进和借鉴意义。民办高等教育"以学养学"发展模式中蕴含着举办者对教育坚持和信仰;民办高等教育举办者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展教育,利国利民;民办高等学校发展以学生为主,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体现了主动把握市场经济的机遇和积极迎接市场的挑战,将高等教育与市场有机结合,利用市场服务于教育发展等,是"以学养学"发展模式在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宝贵经验,对公立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的其他发展模式而言均具有不同意义上的借鉴。

  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也面临着时代背景变化、公立高校竞争、生源数量减少、生源质量下降、办学经费短缺、专业设置不科学、管理者更新换代、规模与效益矛盾等挑战。虽然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出现多样化趋势,但就其本质而言,均以"以学养学"发展模式为基础,融合其他发展模式,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以学养学"发展模式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仍然意义重大。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和普及化的趋势下,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若要持续发展,必须要与时俱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采取错位发展战略,弥补公办高校的不足与空白;二是改变原有的生源结构,在保证生源数量的基础上提高质量;三是利用自身优势和历史沉淀发展优势学科专业,并形成学科群优势;四是在坚守教育理想的前提下积极适应市场,利用民办高校的体制、机制优势吸引外部投资,积极发展国际合作办学;五是采取科学方式培养、选聘新一代领导集体;六是在规模与效益之间寻求平衡,保证学校在正常运营的前提下,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1572853174609043520.png


关键词: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

  目录
  
  摘要
  
  

1572852992984066367.png

  第二章 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概述
  
  一、民办高等教育恢复发展的背景
  (一)政治稳定背景
  (二)经济改革背景
  (三)教育发展背景
  二、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产生可能性
  (一)我国兴办私学传统薪火相传
  (二)举办者对教育信仰的追求
  (三)不健全的民办教育管理
  (四)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进一步发展
  三、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产生必要性
  (一)高考制度的恢复、高校容量有限
  (二)高等教育发展需要
  (三)高等教育教育的适应性问题凸出
  四、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涵义和特征
  (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的涵义
  (二)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特点
  
  第三章 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成绩
  
  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对社会作出的成绩
  (一)满足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
  (二)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三)充分利用闲置的社会资源
  (四)对市场经济的有益探索
  二、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对整体高等教育作出的成绩
  (一)促进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
  (二)高等教育规模的重要生长点
  (三)促进高等教育服务理念的生成
  (四)高等教育与市场结合的探索
  三、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对民办高等教育做出的成绩
  (一)改革开放后民办高等教育的肇始
  (二)改善了民办高等教育的社会形象
  (三)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有益探索
  
  第四章 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困境
  
  一、时代背景的变化
  二、来自公立高等教育的竞争
  三、生源方面的困境
  四、办学经费短缺、融资难
  五、专业结构不科学
  六、管理者更新换代
  七、规模与效益的矛盾
  
  第五章 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总结、反思
  
  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经验
  (一)心怀天下、育人为本的理念
  (二)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发展
  (三)以生为主、服务理念生成
  (四)适应社会、利用市场办教育
  二、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反思
  (一)国家层面的反思
  (二)民办高校层面的反思
  
  第六章 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未来展望
  
  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模式的发展走向选择
  (一)机会选择-"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的第二次创业
  (二)道路选择-民办高校错位发展理念
  二、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持续的路径依赖
  (一)保证生源数量、优化生源质量是基础
  (二)提升内涵是质量核心
  (三)科学的办学理念是支撑
  (四)完善内部制度建设是保障
  (五)内部不断改革进取是出路
  
  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论

  中国从古至今都有民间兴学的传统,春秋战国时代,周王室皇威渐微,诸侯间连年征战,民不聊生,周王室忙于应对诸侯叛乱、各诸侯和后来的国王也将主要精力用于军事征战,政府已经无暇顾及发展教育事业,一度成为明日黄花,一时间教育百废待举。官学式微,但接受教育的需求并未泯灭,为了弥补官学的不足,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私学时代,孔子系统整理夏、商、周以来的文献典籍,删定《诗》、《书》、《礼》、《易》、《春秋》,聚徒讲学,培养积极入世的国家管理人才。同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纵横家等不同学派也竞相开办私学。兴起于孔夫子的私学,不仅打破了学术官守、学在官府和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下移,使受教育成为包括贫居大众在内的基本需求,还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春秋战国时代文化的繁荣得益于私学的出现和发展;萌芽于唐末、发迹于五代的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私人办学的又一杰出代表,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私学形态。

  唐末,一些士人为躲避战乱,隐于名山、寺观、林间、田庄读书授徒,书院萌芽于此类"书堂"、"精舍".五代时期,国家四分五裂、战乱不断,多数官学停办,一些文人选择静雅胜地,修建屋舍,招徒讲学,由此产生了一批具有教育性质的早期书院,也是古代中国私立教育的典范。

  新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发轫于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至今已有 30 余年的发展历史,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民办高校的举办者披荆斩棘,凭借着超前的眼光和魄力,致力于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成果显着,截止到 2012 年底,我国共有民办高校 707 所,在校生 5331770 人,其中民办本科高校在校生 3412257人、硕士 155 人,规模庞大,发展迅速,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立下了汗马功劳,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面临着如何提升质量、应对生源下降、解决办学资金危机、建设优秀师资队伍等问题,另一方面,还要面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法人地位模糊、与公立院校的竞争、社会对民办高等教育的不解和误会等等一系列挑战。

  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又好又快地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同样,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反思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完善创新发展模式,在发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民办高等教育沿着持续、健康的轨道良性发展,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选题缘由

  (一)国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

  2012 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上,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原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研究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指的是在此阶段国民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整个社会的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要求很高。全国大部分的科技创新研发人才和科研机构存在于高等学校之中,更多的科技研发人员也是由高等学校培养和再培训,所以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前途,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充当着社会发展动力站和智慧库的角色。高等学校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绩,但就总体而言仍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与国外高等学校的发展和服务社会的能力相比差距很大。笔者认为高校的科技创新受到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为此保证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规模的扩张并不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成功,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出现滑坡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知识结构落后、很难适应社会需求等已经成为整个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不可回避的问题。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在 20 世纪 80 年代发端,多数由中国当时着名的教育家、科学家举办。民办高校的恢复和发展一方面满足了更多的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是中国迎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求。截止到 2012 年,全国有707 所民办高等教育学校登记在案(包含独立学院) ,平均每三所普通高校就有一所是民办高校,民办高校在校生数达 533.18 万人,满足了许多高考落榜生的大学梦,为中国迎接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增进了中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发展。新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大致已经摆脱起步时的状态,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为民办高等教育下一步的健康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成绩和贡献不可否认,但民办高校发展中的问题也不可忽视,更不能讳疾忌医,避开问题只谈成绩。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方面问题,如:办学定位尚不明确、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办学经费来源单一、国家政策支持不十分到位等,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同公立高等教育一样,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中国的未来,为不断改善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质量,力争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使国家在 21 世纪的世界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并引领世界的发展,我们将视角放于民办高等教育的一种典型发展模式,试图分析这种发展模式的优缺点及其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和这种模式的未来发展的道路选择等,以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健康发展。

  (三)本研究的基础

  1.笔者个人经历

  笔者与 sdyc 学院有着一定的缘分,2007 年,笔者第一次参加高考,成绩并不理想,当时偶然的机会遇到 sdyc 学院的招生工作人员,在经过几次了解后,笔者报考了 sdyc 学院试本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并被该专业录取,由于其他原因,笔者最终选择了复读,但对人生收到的第一份高等学校录取通知书一直珍惜保存。2012 年 9 月,笔者成为山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高等教育管理方向的一名学术研究生,在专业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笔者对民办高等教育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并有幸由导师联系去了解发展状况较好的 sdyc 学院,这是笔者第二次和 sdyc 学院发生联系,也是第一次真正的去了解这所传奇般的民办高校。

  2.sdyc 学院案例具有典型性

  sdyc 学院于 1998 年创建,2002 年成为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普通高职学院,更名为 sdyc 职业技术学院。2008 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 sdyc学院。sdyc 学院设立之初也经历了无固定场所、无固定师资的过程,完全依靠举办者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和执着。让更多的人上大学是举办者最初的、并一直坚守的教育梦想。sdyc 学院由一名公职人员辞职下海创办的学校,在成立之初除了举办者微薄的存款之外,很少有其他的资金支持,他们依靠出色的教学赢得了学生的称赞,靠招收更多的学生学费来维持学校运营,直到建立自己的校区、聘请全职教师。目前,虽然 sdyc 学院扩宽了融资渠道,以学校资产为抵押在银行贷款,但其主要收入仍为学生学费,"以学养学"的痕迹仍然非常明显。sdyc 学院虽然以最原始的方式发展,但却成绩斐然,先后被国家民政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等评为"全国先进民间组织"、"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单位";被山东省人事厅、教育厅评为"山东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2010 年 7 月 21 日,人民日报理论版刊登山东省政协调研组的文章,积极肯定 sdyc 学院"适应社会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创新发展模式"的办学经验。sdyc 学院在全国的民办高校中较早意识到内涵建设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截止到目前,sdyc 学院的四个校级重点学科分别与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济南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13 年成为教育部确定的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单位和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单位。

  sdyc 学院获得的许多荣誉和取得的斐然成绩,与学院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是分不开的,作为"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在发其发展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需要提炼总结,并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积累经验。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目的

  本研究是基于笔者的研究志趣和笔者的个人经历,但研究的目的却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笔者的研究志趣,更重的是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笔者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可以促进民办高等教育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及普及化做出应有的贡献。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恢复发展后,一直以补充地位存在,被认为是低质量粗放发展。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自身的努力,民办高等教育的境遇有了很大的改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事实,更是宝贵的经验,以及经验背后更重要的、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理论建构。本研究试图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结合的基础上,完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民办高校的未来发展提出一定的建议。

  (二)理论意义

  在国内外,对高等教育的研究甚多,从研究时空跨度看:从古代高等教育发达的希腊、雅典;到近代高等教育中兴的德国;直至当今高等教育整体状况发展最好的美国。从研究者职业看:许多的学者、文化大师和高等教育领域的专家等。

  从研究内容看:有关高等教育本质的理解、有关高等教育模式的探索、有关高等教育和政府关系的争论等等。关于高等教育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对于高等教育大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更准确的认知高等教育的本质、坚守高等教育的底线、以更好的方式来发展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等具有高屋建瓴的作用。中国有关高等教育的研究时间相对较晚,特别是经过十年浩劫,不仅高等教育的正常发展受到影响,有关高等教育的研究也中断十年之久。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恢复和重建而慢慢复苏,但与国外研究相比存在落差。新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起步相对于国外私立高等教育和国内的公立高等教育而言均属于后来者,而我国关于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更是在民办高等教育实践之后,起点低、基础薄、专家少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面临的状况,可以说是"白手起家".

  而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依赖相关理论的指导和规划,所以不断丰富民办高等教育相关理论,以供政府部门和民办高校管理者参考是民办高等教育领域理论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本论文在结合具体个案的基础上对民办高等教育的"以学养学"发展模式进行系统的分析,尝试将这种发展模式中的精华部分系统化、理论化,也将其中不足之处指出,丰富国内有关这种模式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丰富有关民办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缩小与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差距。

  (三)实践意义

  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指导高等教育实践。首先,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创办时间相对较晚,且发展模式各异、质量参差不齐,鉴于民办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越大越大,其健康良性的发展成为民办高等教育举办者和教育主管部门甚至是政府部门关注的问题。

  对于民办高等教育整体的实践意义:一方面本论文在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将研究结果上升为理论,希望对适合该种发展模式的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积极借鉴意义,对改变部分中国民办高等学校的重复性、低层次建设和发展状况有所帮助。扩大该发展模式精华部分影响的同时,发现并解决该模式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不断完善,并且研究者希望该研究中涉及到民办高等教育共同内容的部分对于整个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实际指导意义。

  对于个案的实践意义:虽然 sdyc 学院的办学成绩有目共睹,有很多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但自身的发展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国外的私立高校相比又有所不足,需要继续努力,虽然可能鉴于笔者的研究能力有限,对问题的剖析不尽透彻,但笔者力图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客观公正的指出问题,仅提供可借鉴的建议。

  中国现存的民办高校中部分是以"以学养学"模式发展起来的,其创办者在这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挫折,他们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感触也是最真实可靠的,将在一种模式下发展良好的民办高校与其举办者的经验和办学思想加以总结和挖掘,不仅是出于学术角度,也充分表达了作者个人对这些民办教育家的崇高敬意和仰慕。同时也发现该种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供适合该种发展模式的民办高校借鉴经验和避免失误。

  三、研究综述
  
  (一)国内有关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现状

  新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既是时代的呼吁,也经过了老一辈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努力,特别是为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争取生存空间和正名的工作异常艰辛。在第一批民办高等教育创办者披荆斩棘办教育的同时,就有一些学者从理论上探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问题,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者潘懋元先生于 1988 年在光明日报上发表题为《关于民办高等教育体制的探讨》的文章,文章中传达了政府允许并支持我国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伴随着民办高等学校数量的增多、学校规模的扩大,民办高等教育形成了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但根据笔者所掌握的文献资料来看,目前国内对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2002 年,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后刘莉莉撰写的博士后研究报告《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研究》中,根据民办高校资金投入和运作方式的不同总结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六种典型的发展模式:以学养学的滚动发展模式、以产养学的注入发展模式、国有高校改制运作模式、民办二级学院的附属运作模式、资本联合的教育股份制以及教育集团的连锁运营模式。[3]

  研究报告对这六种模式存在的问题和未来走向做了分析和判断,并总结出民办高等教育的市场化特征,同时对民办高校如何适应和超越市场化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是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一次理论性总结。2006 年,鲍威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生成机制和区域发展模式》(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一文中,根据民办高等教育区域生成机制的影响因素:政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可依附的公办高等教育资源、过度需求,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分为:市场资源依托型模式-浙江省为例、教育资源依托型模式-湖北省为例、政策推动型模式-陕西省为例三种模式。

  徐绪卿在《新时期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5)一书中总结出我国民办高校因为地域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而逐步形成不同的模式和特色,通过对比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比较突出的几个地区,如陕西、北京、浙江、广东、江西等省、市、自治区,书中认为主要有四种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一是"西安现象"--集聚式发展。西安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全国高等教育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陕西省很大部分的高校都集中在西安地区,民办高校在办学初期可以较好的依托公立高等教育资源,如一大批门类齐全的专业教师和经验丰富的管理干部等。西安较低的物价水平也吸引全国广大农村青年入学。近年来,西安的民办高校发展快、规模大、起点高、规范化,已形成了群体优势。[4]

  二是"江西现象"--服务促进发展。江西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得益于较好的地理位置,虽然江西的经济发达程度不高,但江西与经济大省广东比邻,广东省对电子制造与维修、服装设计和加工等方面的技术人才有巨大的需求,这就为江西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三是"浙江现象"--高起点办学。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全国前列,特别是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足,浙江省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也需要更多的人才,这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性。浙江省采取改制院校和创办独立学院的办法,高起点创办民办高校,并不断发展壮大。四是"广东现象"--多元办学体制。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不仅经济总量位于全国前列,而且经济体制改革也走在前面,这就决定了广东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局面,目前,广东省内存在股份制、独立学院制、校产合作制、以产养学制、集团连锁办学多种形式和模式。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创造了教育需求,同时也促使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模式发生了变化。民办高等教育由滚动式缓慢发展模式转向以资本运作为主的跨越式发展模式。

  毋庸置疑,由于历史、政策、资源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很大差距,呈现出东、中、西部的地区间差距,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同的模式,徐绪卿教授的研究以省份为研究起点,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民办高校发展的不同模式,更多的是关注单独省份民办高校群体的发展,对于区域民办高校的整体规划和发展具有一定实际意义,但单纯的以省份为分析目标,大致描述单独省份民办高校的发展模式,忽略了单一省份内存在的差距,也忽略了每个民办高校的特殊性,事实上每一所民办高校的发展有自己的历史、各具特色,或言每一类发展经历类似的民办高校有着大致相同的历史和发展路径,深入分析发展路径背后的动因和未来选择,更具现实意义。

  明航在《民办学校办学模式 --产权配置与治理机制研究》(2008)一书中,根据民办学校产权配置和治理机制的不同方式,将我国民办学校发展分为家族制民办学校、集团制民办学校、股份制民办学校、国有民办制学校、中外合作制民办学校五种模式。家族制民办学校一般是指学校在存续运作期间,由同一家族中一名或两名以上的成员直接拥有并参与经营管理的学校。家族制民办学校的控制权一般在家族内继承,学校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全部集中在家族成员手中。家族制民办学校与许多家族制企业一样,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一创、二守、三败"或"一小、二大、三破"的发展规律。家族制民办学校在创业之初,一无雄厚资金,二无固定场地,三无社会认可,靠的或是举办者对教育的信仰,或者是对财富的渴望,但无论何种原因,都必须依靠全家人的共同奋斗,依靠家族情感信用和伦理道德资源,而完成原始资本积累。集团制民办学校是指教育集团举办的民办学校,是教育集团将民办学校进行产业化经营,实行集团化管理的一种办学模式。教育集团是资本市场进入教育产业的一种表现形式。从教育集团形成和拓展的角度看,可以分为聚合型和拓展型两类。聚合型的教育集团是通过直接整合存量资本而形成,然后以同样的方式进一步发展;拓展型的教育集团是通过教育机构增量的递加而形成的教育集团,并以同样的方式经一步发展。从集团的管理模式看,可以分为松散型、董事会负责制和总校长负责制。从集团的业务范围来看,可以分为以教育、培训为主的经营模式和以人才培养为主的多元经营模式。集团制民办学校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办学效率较高、交易成本较低、可以降低投资风险,但同时存在所有权过分集中、不利于激励中层、管理成本较高、对教育规律遵循不够等问题。股份制民办学校是股份制在教育产业发展中的一种实践探索,它是指以入股融资取得社会资本的使用权,以持有股份份额取得利益和承担风险,以招聘职业校长,实行科学化管理,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股份制民办学校具有融资优势,具有分散风险的优势,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有利于保护学校的主体性,并对教育产业化运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推动。但同时由于股份制有限责任存在局限性,教育者失误风险从校长和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股东与董事会和职业校长之间存在双层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各自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在学校实际运作中容易出现监督和激励障碍。国有民办制学校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公立"转制"学校,政府根据社会教育需求,将原有的国有公办学校或者是政府新建的学校按照有法律效力的程序,交给有法人地位的社会团体或者公民个人进行"转制"实验。第二,民办公助学校,由民间资本投资新建独立学校,由民办企业法人或个人与公立学校按照合作协议进行合作办学的形式。此类民办学校具有明显的产权二重性,一方面有利于利用公立学校教育资源,也有利于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教育,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教育体制改革,但产权的二重性会导致产权的模糊性,学校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很难完善。中外合作制民办学校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程度加深的表现,有利于利用国外资本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发展本国高等教育,但同时也存在意识形态输入和教育主权丧失的风险。

  明航从经济学和治理视角分析了民办高校不同的发展模式(2010),对于指导不同投资机制下的民办高校的内部治理、保证民办高校健康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民办高校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注入,良好的财政状况可以保证学校的日常运营,但高校有其自身的特性,特别是它的经济效益很难衡量,也存在收益合理性的争论,高等教育是公益性事业,同样民办高等教育也同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它的发展不能仅从经济的角度考虑,而是要重点考虑其长久发展和社会效益,所以从社会公共事业角度出发,对民办高校的长久性、公益性、发展性进行研究非常有必要,也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和选择。

  查明辉在其博士论文《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选择研究》中总结到: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恢复发展的基本条件具备之后,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形成了市场化发展模式。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发展模式表现出鲜明的特征: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二以招生工作为中心;三是人力资本培育处于次要位置;四是举办者处于民办高校权力的核心;五是绝大多数举办者以营利为目的;六是民办高校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5]

  政府通过《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意见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将民办高等教育经费筹集定位为"民办自费",国家财政没有民办高等教育的经费预算,将国家对民办高校的责任空位制度化。民办高等教育经费筹集的市场化已使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具有市场化的端倪。改革开放后的经济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有工作的重心和目标都指向经济领域的成绩,暂时忽略了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这固然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和可能性,也为民办高等教育的融资提供了经济环境的宽松,但同时也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完全依靠市场,民办高等教育成了完全的私人产品,而谁消费谁承担的私人产品性质,使得民办高等教育的费用升高,加重了求学者家庭的负担。市场化的民办高等教育成为举办者营利的工具,使其丧失了教育本应具有的公益性,不利于民办高等教育的长期发展。

  该论文在民办高校只能依靠市场筹集经费、经济体制改革偏差影响和教育产业化思想渗透、国家没有建立起对民办高校的有效监管体系、绝大多数举办者的趋利性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已形成了市场化发展模式。目前,这种市场化的发展模式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

  由于公立高校招生规模扩大、独立学院设置增多、留学教育迅猛发展等原因,民办高校面临生源减少的危险。生源减小必然导致民办高校之间更加激烈的竞争,也就加速了一些运营状况不良的民办高校的倒闭。国家关于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办法不健全,无法区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在财政支持非营利民办高校发展方面举步维艰等等。目前的挑战使得有些民办高校难以为继,为此,改变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意义重大。综合考虑中国实际和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查明辉认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下一步应当以社会企业化发展模式为主导,其认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选择社会企业化发展模式,不仅是必然的,也是可行的,具有重大意义。

  查明辉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趋势的分析,是对邬大光教授认为中国民办教育投资办学性质判定的呼应和进一步分析,引起人们对民办高校市场化问题的深思,也指出了走出这一困局的道路是建立社会化企业。但文中所涉及的只是民办高校自身运营的市场化,但民办高校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仅涉及到民办高校自身,民办高校是在大的社会背景、环境下存在的,必然会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所以分析民办高校发展时必须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有科学的民办高等教育理论支撑和指导,虽然前人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目前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既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缺少有关民办高校的"底层叙事",特别是缺少具体案例分析研究,这导致理论研究与民办高等教育实际脱节现象时有发生,需要广大的高等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不断丰富、完善民办高等教育领域的理论建设和"底层叙事",引领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国内有关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研究

  "以学养学"模式,又称为滚动发展模式,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我国大部分历史较久的民办高校都是以此模式发展起来的,根据笔者所掌握的材料来看,对于此种模式的总结、反思和理论探讨不是甚多。2002年,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后刘莉莉撰写的博士后研究报告《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研究》中,对"以学养学"模式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包括该种模式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走向,并辅之以案例分析。2010 年,董岳洲、刘舸在《湖南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滚动发展模式研究》中指出,虽然由于这种模式现阶段仍存在优势,并不会在短时间内被淘汰,但在长远看来,依靠该种模式发展起来的民办高校最终还是要走向新的发展模式,如,民办高校联合模式、加盟其他教育连锁集团等。关于该种模式的研究较少,有关研究也不尽成熟,依靠这种模式发展起来的民办高校的继续发展也充满不确定性,这也就增加了笔者进行此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论文的研究思路是和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和预期成果相关的,本文就是根据笔者最后要解决的问题到现有事实分析的逻辑设计研究思路,本研究主体将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其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并以 sdyc 学院为个案进行实证分析,总结该校在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加之笔者自身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理解,最终形成理论性成果,为适合此种发展模式的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研究的具体方法

  好的研究方法可以为研究收集丰富、具体、真实的数据。同时,好的研究方法可以保证研究过程的合理性、科学性,以此保证最终的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以正确地指导实践。本研究主要是应用教育学质性研究方法,拟以教育叙事、个案分析等方法为主体,辅以历史研究方法、质性访谈法、文献法等。

  教育叙事研究方法:教育叙事就是讲述有关教育的故事,通过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过程的教育故事来领悟教育真谛的教育研究方法。本文大部分的第一手数据源于夏季亭教授的回忆口述记录,笔者对此进行整理、分析,以此理清 sdyc学院的办学思路和包含在内的办学思想。

  历史研究法:笔者有幸获准翻阅 sdyc 学院的存盘档案,真实的了解在 sdyc学院发展的这 15 年期间的要事资料,为笔者保证获得真实的校史数据。

  案例分析法:笔者以 sdyc 学院为个案,分析其发展历程中的经验与不足,以此来具体阐释"以学养学"模式,使得本研究更贴近事实,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和可推广性。

  文献法:虽然有关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研究不是很多,但是国内以潘懋元先生为代表的高等教育研究者对民办高等教育进行了丰富的研究,发表大量文献资料,这对于本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支撑作用,同时也为笔者的分析提供了借鉴。

  五、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点

  研究的创新有研究视角创新、研究方法创新和研究成果创新等多类创新,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在于研究成果的创新。本研究所做的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均在如何促进民办高校特别是"以学养学"模式下发展的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将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总结其中精华的部分,也指出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最终完善该种发展模式,供部分民办高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在实际管理中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首先,该研究是基于笔者对我国民办高校的考察以及对民办高校发展历史的梳理基础上进行的理论分析。由于时间、精力有限和财力、物力不足,笔者只选取一个个案作为考察对象,由于民办高校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原因,一所民办高校很难代表一类发展模式的民办高校,所以在实证分析模块科学性未能达到很高的程度,但这同时也给予笔者在学位论文结束后进一步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的动力。

  其次,由于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恢复发展时间很短,加之关于关于民办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不是十分成熟,仍存在很多基础理论方面的不足,所以本研究在进行分析时难以借助典型的民办高等教育基础理论,因此本研究的理论水平只停留在一定水平,笔者试图有所突破,但困难重重。

第二章 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概述

  一、民办高等教育恢复发展的背景

  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也必然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也不例外,也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复兴和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影响,其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是共生的,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而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产生的基础和背景,在检验着此种模式的有效性的同时,也不断暴露着此种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所以研究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对于明晰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20 世纪 70 年代末,"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一是市场机制被引入教育之中,二是民营教育日益盛行。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就是在这样的世界经济背景下,结合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复兴和发展起来的。

  (一)政治稳定背景

  政局的稳定是社会事业发展的大前提和必要条件。自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发展历经曲折,经过几次左右徘徊,特别是十年浩劫,中国的各项事业受到严重影响,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几近中断。1976 年粉碎"四人帮"后,我国逐渐结束了混乱状态,恢复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政治体制,开始了依法治国的路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经过两年的调整期,走上了常规的建设之路。

  1982 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举办各种教育事业。"这个规定,无疑为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获得政治合法性打破了"历史的坚冰".

  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合法性基础,同时也刺激了一批有志之士投身民办高等教育的创办之中。不仅如此,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伟大的领导者邓小平同志对民办教育的发展也非常重视,邓小平不仅对教育重视,而且对民办教育也非常重视。1977年 8 月 8 日,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就高等教育来说,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的和业余的大学是一条腿,两条腿走路。

  民办教育只要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就可以成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民办高等教育也就可以成为整个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经济改革背景

  虽然不能用经济思维去管理教育,但高等教育的发展也绝离不开经济的影响,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随后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党的十二大以个体经济为代表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等到了承认。十二大后,社会基本取得了一致的认知: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必须居于主导地位。巩固国有经济的地位、积极发展国有经济是经济建设的重任。但目前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这就需要发挥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所以在很长时间内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同时存在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经济结构的多样化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也对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层次、专业等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同时为个人和企业投资民办高等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此外,国家分配政策向居民个人倾斜,使得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多,为购买高等教育有偿服务打下了物质基础。

  (三)教育发展背景

  从教育视角来看民办高等教育的复兴和发展,既有教育需求不断增加的缘故,也有现有高等教育规模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原因。从教育需求看,十年浩劫,大批城市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其中固有一部分通过推荐上了大学,但绝大多数错失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文革结束后,大批的青年甚至中年期望通过上大学改变他们的境遇,比如通过上大学重新获得城市户口、学习新的劳动技能等。再加上当时接受高等教育的适龄青年,高等教育供给缺口很大。从教育自身看,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保持很低的录取率,招生能力有限,加之政治动荡,高等教育事业系统遭到几乎是毁灭性的破坏,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在恢复高考时,我国高等教育系统根本不能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当时我国的财政状况也不能够支撑过于庞大的高等教育系统。这恰恰造就了民办高等教育复兴和发展的机遇。

  二、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产生可能性

  (一)我国兴办私学传统薪火相传

  纵观我国古代私学的发展历程,私学作为官学的重要补充,不仅及时补救了教育缺失的危险,为国家、政府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更重要的是,私学承担了中国古代文化传承的重担,对中华文明的连贯性和延续性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私学的出现和发展并不是偶然,有其特定的背景,从朝代史的角度来看,历史就是王朝更替史,伴随王朝更替的是连年不断的战争,战争对于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对于教育事业而言,需要大量政府财政投入的教育事业在战争年代发展受挫实为经常之事,西周末年、唐末、五代时期,战争不断,官府疲于应对争战,无力顾及教育,教育供给出现严重短缺的境况,但教育需求并未消失,反而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增多,此时私学就成为官学最好的补充,承担起为社会培养管理人才和文化栋梁的任务。

  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其思想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很大,且一直延伸到今天。自孔子开私学之先河以来,其重视教育、兴办私学的思想也影响着后来的士人、学者。他们或者劈山建屋、聚徒而教,或者作为私人教师而存在,总而言之,他们在不断追求学问至高境界的同时,也致力于传播传统文化和自我思想,成为私学思想传播和办学主体,将中国私人兴学的传统延续下去,保证在官学不足之时,私学可以使得民族文化一脉相承、无已间断,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传承从未间断,延续至今,这与古人注重文化香火的传递大抵有一定关系的。

  (二)举办者对教育信仰的追求

  我国民办高校初创时期的创办者多以着名教育家、大学校长、科学家为主,他们大多怀有教育理想,但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和背景,他们多都曾经直接遭受到社会政治运动的迫害,或者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无法实现自己的教育抱负。但社会恢复正常运转轨道时,这些人或者已经退休,或者已经对公立高校丧失信心、心有余悸。

  虽经历磨难,但他们深谙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他们都怀着一颗教育信仰之心,举自身微薄之力兴办教育,为他们深爱却又无奈的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大多都经历多十年浩劫,也明晰公立高等教育的弊病所在,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兴办一所民办高校成为他们最好的选择,既可以逃离公立高校的藩篱,又可以实现自身的教育抱负。教育者总是胸怀天下,心念万物,他们不忍看到由于高校录取率低的原因导致很多优秀的学生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了让更多的高考落榜生上大学"是他们最普通也是最伟大的追求。

  所以这些创办者在没有任何支持的情况下,超越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境界而披荆斩棘、敢为天下先,走出了一条中国民办高校发展的奇迹之路。他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旺盛的高等教育需求,也看到市场的变化带来的机遇,但与其说他们看到办学带来经济效益,不如说他们洞察到可以利用市场实现自身的抱负。具有教育家的理想和敏锐的市场意识,正式有这样的一批人存在,新中国民办高校才会有了开始。

  (三)不健全的民办教育管理

  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私立高校在发展初期也会走低成本扩张的道路,但为了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营,必要的初期资金投入是必须的。如美国私立院校的杰出代表--哈佛学院(今名哈佛大学)1638 年开始教学,但在这之前其接受了殖民地议会和私人捐赠,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1636 年,马萨诸塞殖民地会议和殖民地总监温斯罗普批准拨款 400 英镑作为创办学院的经费;1638 年毕业于剑大学的牧师约翰·哈佛立下遗嘱将其财产中的 719 英镑 17 先令 2 便士和 400 册图书(其全部财产的一半)捐赠给剑桥学院(后更名为哈佛学院)。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民办高校在"三无"基础上恢复发展起来,并依靠"以学养学"不断壮大,成就了世界私立高等教育史上的中国奇迹,与当时特定的教育管理政策缺位造就的发展机遇相关。第一,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没有相关的政策、法律文件规定民办教育的办学条件标准。从经济学视角来看,举办学校不仅需要初期投入,而且资金投入要高于一般企业,一般企业的注册资金(查相关资料)。若按照台湾地区 1974 年(民国六十三年)出台的《台湾私立学校法》

  中的要求而言,中国民办高校建设经费不能少于 100 万人民币,在当时的中国,不仅对于个人和非营利性机构,即使是对于已经发展起来的私营企业而言,这也是一笔巨款。在当时的中国,关于民办教育创办时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并没有相关的政策、法律文件规定。民办高校在"法不禁止则可行"的理念下,利用现有的为数不多的资源,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创业。第二,政府对民办教育疏于管理。随着中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有关民办教育的法律、政策也逐渐出台,如我国在 1993 年出台了《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其中规定民办高校设置的专业数一般在三个以上;在校学生规模应达到 500 人以上,其中高等学历教育在校学生规模应不少于 300 人。有固定、独立、相对集中的土地和校舍。校舍一般应包括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含实习场所及附属用房)、校系行政用房及其它用房五项,合计建筑面积参考指标为:文法财经类学校每生 10 平方米,理工农医类学校每生 16 平方米。占地面积应满足校舍建设用地和供学生体育活动的场所。按所设专业和学生人数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和适用图书。实验课及实习条件应达到各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虽然有政策方面的规定,但由于国家整体上对民办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还忙于公立院校的恢复和建设,所以疏于对民办高校建设的管理,因此,在 1993 年之后,很多民办院校仍然基础条件不合格、没有相当量资金注入的情况下创办、运行,并如火如荼,传承着"以学养学"这一基础的发展模式。

 (四)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进一步发展

  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六大提出到 2020 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全面部署。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成熟,使得非公有制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社会事业建设,在教育产业化发展趋势下,加之投资高等教育的高额回报,使得更多的个人、集团投资高等教育,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已经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模式各异、布局广泛的局面,不但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成分,特别是中国加入 WTO 以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也面临的压力变得更加复杂,存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问题,不仅要和本国的高等教育机构竞争,还要同境外的教育机构竞争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同时也要在师资领域和境外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竞争。总而言之,加入 WTO 后,给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带来了更多的竞争,但更多的是发展机遇,比如,民办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包括学生来源的国际化、教师招聘的全球化、办学资金融资的多元性增加等。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国更大程度的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给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也在实际中促进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三、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产生必要性

  (一)高考制度的恢复、高校容量有限

  1977 年 9 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 10 年之久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择优秀人才上大学。有 570 万考生进入 1997 年的冬季高考考场,当年录取人数为 27.3万人,录取率为 4.8%;1998 年夏季高考有 610 万人参加,当年录取 40.2 万人,录取率为 6.6%,而 2014 年全国高考录取率为 74.3%,刚刚恢复高考时录取率很低,可真所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难度可想而知。刚恢复高考时,由于基础教育荒废多年,大多数报考者的文化知识基础非常薄弱,虽然当年的高考试题在今天看来非常简单,但对于当年没能接受系统基础教育的报考者而言,也是十分困难的。相对于十年动荡时期时的"推荐上大学"的录取方式而言,参加高考更具公平性和客观性,因而也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参加高考。高考的恢复改变了之前的录取方式和标准,使得更多人可以通过考试途径进入大学,实现自身的大学梦,这也使得高考恢复后热度上升,很多人期望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甚至是整个家庭的命运。

  当社会流动的渠道恢复常态时,便会激起人们向上流动的愿望,但低的高考录取率又将很多人排斥在传统的公立大学之外。伴随着社会改革的推进,这些落榜生在高考失利后也没有了更好的去处,成为待业青年,这些年轻人也成了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在国家财政无力承担公立院校大规模扩招的状况下,调动民间力量和资本,积极发展民办高校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必然选择。

  (二)高等教育发展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公立高校采取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这对于保证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具有重要作用,但这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也存在弊端,特别是高校行政化问题,中国公立高校均有相应的行政级别,在处理学校事务时会出现行政化倾向并很容易受到外界行政机关的影响,行政力量过多干预学术性事务,行政权力湮没学术权利。导致中国公立高等教育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也存在创新不足、培养人才不适应社会需求等问题,民办高等教育因其灵活的机制、较少受行政权利干预,很好的避免了公立高校的弊端,容易进行体制、机制创新,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创新人才。

  (三)高等教育教育的适应性问题凸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巨大的成绩,我国经济总量已经在2011 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有了较大的跨越,国家的富裕带来的是居民收入状况的改观,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统计,2013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311 元,而在 1978 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43 元,除去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居民的收入实现了跨越式的增加,增加的部分除去部分来改善日常生活条件外,中国大部分家庭将收入中富余的部分用作子女的教育投资,这也直接导致我国教育需求的持续增加。同时不断多样化的市场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呈现多样化、综合性的趋势,应用型、适应性强的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但由于公立高等教育学术性人才的培养传统和专业改革的惰性等原因,导致用人单位对部分公立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的质量存在不满情绪。高等教育需求增加,教育与经济不匹配,难以培养足够的、合适的人才,这给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四、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涵义和特征

  (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的涵义

  "以学养学",其中第一个"学"字指的是学费或者学生,无论是学生还是学费,本质是指此类民办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相对单一,经费来源主要是学生所缴纳的学杂费等相关费用,第二个"学"指的是民办高校,此类民办高校对学生的依赖程度要远远超过其他融资渠道较多的民办高校。此类发展模式也被称为滚动式发展模式,依靠在学学生所缴纳的费用开展教学活动,以毕业学生为招牌吸引潜在学生入校,总之学校发展就像滚雪球一样,完全凭借自身的力量"越滚越大".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是个动态的概念,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含义,首先,它所指的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发展模式,学校几乎没有或者很少的原始资金注入,创办者多为退休的老教授或者科学家,他们利用旺盛的高等教育需求,艰苦创业,主要利用学生所缴纳的学费和其他费用维持学校运行,并通过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利用办学结余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发展模式。其次,在民办高等教育恢复发展一段时间内,民办高校的资金投入方多元化,兴办一所民办高校也会有一定量的原始资金注入,在学校运行过程中,民办高校扩宽多种途径筹集资金,但仍有一部分民办高校,虽然在创立之初有原始资金注入,但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仍然主要依靠学生所缴纳的各种费用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营和进一步发展,本质上仍是"以学养学"模式的延续。本研究中的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包含上述两个不同时期的发展模式,虽为不同时期的发展模式,但其内在具有一致性和延续性,所以本研究将二者均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路径选择。

  (二)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特点

  1.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

  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有其鲜明的特点,也是区别于其他发展模式之所在。三无(无固定场所、无固定师资、无原始资金)、三靠(校舍靠租、教师考聘、经费靠收)是"以学养学"发展模式开始创办时基本的特点。如由我国着名的农学家、教育家乐天宇在九嶷山下借用舜庙当教室,开办了九嶷山学院,办学资金来自于乐天宇教授落实政策补发的五万元钱(1969 年 9 月,乐天宇被下放到广西邕宁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后来乐天宇被解放,政府落实政策,补发了工资),之后每个月将自己退休金留下五十元,其余的三百元全部交给学校;湖北函授大学,创立之初只有 150 元经费,租借了一间 12 平方米的平方开始了办学历程;1987 年 12 月 5 日,丁祖怡辞去了西安石油学院的英语教师职位,创办了陕西省第一所外国语民办高校,这就是西安翻译学院的前身,没有校舍、没有启动资金,单凭的是对教育的执着;中国第一所普通民办本科院校--黄河科技学院创办时,校长胡大白拿出了家里仅有的 30 元存款;1995 年 11 月 5日,西安欧亚学院第一期英语口语强化班及国际贸易班租用的是碑林区湘子庙街小学的教室。

  学生缴纳的学杂费在学校的资金来源中占绝大部分份额,这是此类模式民办高校的鲜明特点。多数"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民办高校大部分的资金来源于学生所缴纳的费用,举办者很少或者基本不出资,学校依靠收取学生学费和其他费用,所以依靠这种发展模式的民办高校对生源的依靠性较大,学校的存亡以学生数的多寡为主要参考依据。在资金投入很少的情况下,"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对存量资源的利用率非常高,学校工作人员往往是人兼数职,学校建筑密度很大等。目的是在利用社会闲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滚动发展起来。

  Sdyc 学院也经历了从租用校舍到自建校园的过程。2002 年,首批 1800 名学生迁到新校;8 月,首次在新校举行了 2002 年新生开学典礼;9 月,原仲宫教学区 1000 余名师生搬进新校。至此,sdyc 学院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结束了租赁校舍办学的历史。

  2.以学生个人发展作为价值追求

  由于较大的生源依赖率和较少的资源供应,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将学生置于学校发展的中心,致力于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学生个人发展为中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这既是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理念追求,更是学生选择此类民办高校的缘由之一。

  民办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未曾长时间的占据教育事业的重要地位,但却一直如影随形,大部分时间扮演着补充者的角色,但这并不影响自古至今的民办教育的流传、延续。相对与公立教育而言,民办教育的理念追求更加多样化。先秦时代民办教育杰出代表孔子将为天下培养入世人才为己任。唐末兴起的书院,则更侧重于学者个人学术观点的传播,以为天下培养良心为追求。而改革开放初期"以学养学"发展起来的民办高校则秉承了不同的办学理念,其理念追求也由国家、天下转移到个体身上。据上文表述,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可以产生并且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是因为个体的高等教育需求增长和国家的高等教育供给间存在尖锐的矛盾,国家的高等教育供给不能满足个体的高等教育需求,民办高校应运而恢复发展,并"以学养学"发展模式完成学校的初级阶段的积累。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之所以可以生存下来,和它的理念追求关系重大,从一定程度上看,就是这种理念追求才成就了民办高等教育的今天。自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将人的能力和需求从神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自清末开始中国经历了一个世纪左右的被动对外开放,西方的思想等也逐渐被介绍到中国,并逐渐产生重大的影响。
  
  1976 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来,逐渐对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思想进行拨乱反正,个人的价值、知识的价值得到应有的彰显和尊重,个人正当的需求也应被适当的满足。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和国家奉行精英主义教育,我国高等教育的录取率一直很低,但是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对于许多求学者而言,接受高等教育只是一种经历和途径,更多的是指向接受高等教育的增值,即社会地位的提高、收入的增加等等。这也是正常社会阶层流动的渠道之一。因此,民办高等教育抓住了求学者的需求,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致力于实现学生的个人价值。社会的发展是个人发展的综合,个人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所以,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以学生个人发展为中心的价值追求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确实促进社会和个人的进步。

 第三章 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成绩

  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其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社会,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发展科学,为一个社会、国家的发展奠定基本的人才和科技力量,特别是在高等教育走出象牙塔,越来越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时,高等教育依靠自身的优势直接服务于社会时,其发展状况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发展。诚然,在改革开放的 30 多年间,中国高等教育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不仅为社会经济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在国际竞争中也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但一方面,我国高度集中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一定程度上扼杀了高等院校的活力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大众化和普及化的使命和挑战,完全依靠公共财政支撑公立高校来完成是不现实的。我国民办高校登上历史舞台以来,在弥补公共财政的不足,发挥民间力量办学,由公立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部分到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量的积累,更是质的飞跃。

  笔者认为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成绩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对于社会而言,充分利用当时闲置的教育资源、维护社会稳定、对市场经济的有益探索等是该种发展模式的成绩。第二,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而言,该种发展模式满足了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是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增长的主要生长点;打破了公立高等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促进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重要突破点;也是高等教育与市场结合的有益探索。第三,对于民办高等教育而言,依靠"以学养学"的发展模式发展起来的民办高校,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民办高等教育的开端,开创了我国民办高校发展时代,奠定了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中地位的基础,也是在中国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有益探索,对后来民办高等教育的发挥起到示范、借鉴的作用。

  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对社会作出的成绩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其发展也遵循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一方面高等教育受 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所制约,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必须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服务。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对于整个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其他子系统的发展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说基础教育是着眼于全社会民众素质的提升,而高等教育对于社会的作用更在于社会的引领,引领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引领社会发展走向,引领社会文化的进步。民办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具有以上引领意义。以"以学养学"发展模式发展起来的民办高校作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先行者和组成部分,除了上面所表述的意义之外,由于特殊的历史机缘,该种模式对社会做出的成绩更多,更具有时代意义。
  
  (一)满足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

  十年动乱结束后,党和国家及时更正了对知识分子政策,加之知识分子在经济建设中具有的重要作用,知识分子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知识的价值也重新得到彰显,使人们重新点燃了对知识的尊重和渴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让子女接受高等教育,通过高等教育完成向上流动、改变子女乃至整个家庭命运的愿望,是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最好的选择,在一些贫困地区,"上大学"是走出贫困、改变"身份"的唯一选择,特别是在恢复高考这条通道畅通后,这种意愿就更加强烈,但由于当时国家总体实力很弱,国家财政无法支撑更多的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加上文革时没有机会参加高考的知识青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成为对当时中国高等教育就学机会最好的描述。许多落榜生的成绩也非常优秀,但限于很低的高考录取率,注定大部分学生被排除在大学的门外。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应运而生,虽然先天不足,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加之办学者的努力,办学者依靠以学养学,不断扩大规模,吸收一些优秀的落榜生入学,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为国家培养、储备了更多的人才。

  sdyc 学院自建院以来的办学规模呈稳定发展之势。学校初期,年招收自考助学学生几百人,2001 年在校生总数 4000 余人。2002 年被批准为正式普通高职院校后发展速度加快,2004 年成为济南市第一家万人高职院校,2007 年在校生超过 2 万人,年招生规模达到 7000 人左右。2008 年升本后,适度扩大办学规模,今年,招生人数达 11200 人,在校生人数超过 3 万人,招生数量居全国民办高校之首。在生源紧张、各地民办院校乃至部分地方公办高校招生业绩普遍下滑的情况下,sdyc 学院以综合办学实力为支撑,在招生上取得了好成绩。学院在校生目前主要由普通高职、普通本科、自考助学三类构成,其中计划内高职生、本科生 1.5 万人,其余为计划外的自考助学学生。在计划内学生中,高职生仍然占多数, 2015 年,sdyc 学院完成由以高职为主到以本科为主的过渡。在 2006 年以前,学院生源以山东为主,2006 年以后扩大到全国,目前已遍布全国 21 个省市自治区,其中省外生源占到 70%,不断满足更广区域的高等教育需求。

  (二)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理想中的社会是所有人可以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就像我国古代思想家所提倡的"治",即社会的有序状态。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对于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的因素非常多,在现代主权国家一般是依靠国家权利、通过强制手段来实现的,但社会秩序的实质是社会利益合理分配的结果,所以只有在一定社会中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冲突进行合理的调节才能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而调节的前提是使得社会成员的合理利益诉求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即一个社会中人们的基本人权得到保障,社会秩序的才能长期保持稳定。受教育权是人们最基本的人权,必须通过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最大程度的保障这一项权利的实现。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使得更多的适龄青年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仅是教育公平的展现,也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的社会公平程度,保证了人们受教育权的实现,缓冲了高等教育需求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为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在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就业制度进行改革,用竞争上岗打破了之前的"铁饭碗"、"子承父业"的现状,这样以来,城市的高考落榜者也就失去了无条件进入父母所在单位工作的机会,加上他们大多数缺少必要的求职能力和经验,很多适龄青年成为待业青年、无业青年,成为社会秩序稳定潜在的威胁因素,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吸纳了更多的适龄青年就学,不仅为这些曾经的高考落榜者提供高等教育,增加他们身上的附加值,重要的是将社会秩序稳定现在的威胁转换成社会建设力量,意义重大。

  (三)充分利用闲置的社会资源

  十年浩劫,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学校停课闹革命、工厂停产闹罢工,很多宝贵的社会资源被闲置,造成严重的国家资源浪费。十年文革结束后,国家恢复正常的秩序,社会各方面的建设也积极恢复,但仍然有很多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资源闲置的现象仍然存在。民办高校"以学养学"的发展模式就是在充分利用社会闲置资源和公立高校的一些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校舍,或者是租赁社会闲置的建筑作为校舍,或者依靠公立高校闲置的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教师,很多公立高校的教师刚刚走出牛棚就到了退休时间,但荒废了十年的光阴,很多已退休的教授被返聘到民办高校,继续发挥余热。许多公立高校在职的教师被民办高校聘为兼职教师,"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还租用国营大企业限制的厂房、设备等各种资源,降低了办学成本。

  (四)对市场经济的有益探索

  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指导下,1984 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明确规定,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允许商业经济的存在的。1992 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代表大会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创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政府在上世纪 80 年代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办学试行办法》等法律文件,在不同层面肯定了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教育事业和市场经济开始结合的象征。经济体制改革使得私人资本进入教育领域成为可能,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民办高校"以学养学"的发展模式提供了机遇,同时,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模式的探讨和不断成长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而增砖添瓦,丰富的市场经济的主体,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又一突破点,也为后来民办高等教育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对整体高等教育作出的成绩

  大学在中世纪时作为一种行会组织出现时,它是独立于世俗政权和教会的,在发展过程中大学利用王权和神权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为自身的发展争取了很多特权,但大学一直是独立自主的存在。近代民族国家建立以后,为培养人们的国民性、民族性,也鉴于高等教育在发展科学、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民族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将高等教育转变为国家所有、为国家利益服务。

  (一)促进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

  在计划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国家事业,教育经费完全由国家财政负担,高等学校的招生、专业设置、培养计划、毕业生就业等都由国家管理、安排,实行高度集中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等也发生变化,出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其中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就是其中之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的发展模式,首先改变了高等教育政府事业单位的性质。出现了传统公立高等教育之外的民办高等教育,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类型,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举办者多元化的开端,不同的举办主体举办不用类型的高等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其次开启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多元化进程。高等教育扩招最大的困难就是经费不足,政府的高等教育教育财政投入不足是制约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原因之一,民办高等教育"以学养学"的发展模式,以学生所交费用作为学校运营、发展经费,不仅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家的教育财政紧张状况,还催生了不同利益群体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促进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再次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样化趋势加强。

  在传统的公立高等教育中,对于学生培养质量具有统一性的标准,整齐性有余、差异性不足。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优化转型等,社会对人才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民办高校以市场需求为引导,培养社会急需而公立院校培养缺位的人才,满足了市场多样化人才的同时,也引起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审视,逐渐建立多维度、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二)高等教育规模的重要生长点

  上文中我们已经分析过,高考恢复后中国的高考已成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许多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失去了接送高等教育的机会。虽然基于多方面的原因,1999 年,我国开启了高等学校扩招工作,但限于国家财政不足的现实,国家逐渐建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一方面,公立高等学校的收取学杂费,实现高等教育成本的政府、学生分担,但限于公立高等教育的公共性,教育成本完全由受教育者承担是不合理也不现实的,即使现在,公立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缴纳的费用也只占到学生培养费用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基于此,实现高等教育成本的政府、社会间的分担就成为国家的选择。政府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文件,逐渐放松对民办教育的限制、完善对民办教育的管理,促进民办教育依法遵循教育规律市场化发展。以在校生数为例:

  

 

  表 1 和表 2 的数据表明 2001 年-2013 年间,民办高校的规模增长速度远大于普通高校的规模增长速度,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生长点。

  (三)促进高等教育服务理念的生成

  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的供给方,同时也是高等教育的主导者,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课程体系、评价标准等,在这种高等教育系统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的需要很少被照顾到,学生隶属于高等学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中,学生缴纳的费用是民办高校的主要经费来源,因此学生也就成为此类民办高校生死存亡的关键,虽然当时作为满足不断高涨的高等教育需求的闸口,民办高校的生源不是太大的问题,但 1999年开始的扩招冲击了民办高校的生源,为了招收到更多、更好的学生,同时也为了避开与公立高校的直接竞争(当然,民办高校在教学基础设施、教师队伍等方面,均无法与公立高校相提并论,在此方面无法形成自身的竞争力。),民办高校积极发展公立高校薄弱的方面。民办高校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课程体系等均以社会需求为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设置,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多以当时社会急需专业为重点培养人才。这对传统的公立教育而言是很大的冲击,同时也影响公立高校转变自身的定位,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

  sdyc 学院作为一所民办高校,走的是一条靠自身积累滚动发展的路子。办学收入的 95%来源于学费收入,极少量的来自校产经营、经营权出让等收入。建院以来,学院将全部收入投入办学,用于教师的工资福利、教学运营、教学设备购置和基本建设投入。近三年用于实验实训及教学设备购置的费用年约 700 万元以上。年人力资源成本即人头支出占总收入的 30%.其余大部分用于办学设施建设、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投入。2009-2010 年学院投资 2 亿元,建成能容纳万名学生的、功能配套较为齐全的北校区,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学、生活服务。

 (四)高等教育与市场结合的探索

  高等教育与市场结合,在今天的高等学校已经不是新鲜事物,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如布局、层次和结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资源的配置等,高等学校内部的微观治理如高等学校的人员配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人事、财务、后勤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市场结合,形成与市场的良性互动。但在计划经济时代和经济体制改革初期,我国公立高等教育具有高度计划性的特点,虽然有利于全国统一和便于高等教育的管理,但却严重的挫伤了高等学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长远看来并不利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特别是我国面临社会、经济转型,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需求的变化性也在增强,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要积极适应这种变化,改变原来高度计划性理念,积极与市场结合,在这方面,"以学养学"的民办高等教育不仅做出了有意义的尝试,还间接刺激和促进公立高等教育主动适应市场。首先是解决高等教育供需平衡的问题。供需平衡是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同样也适用于高等教育领域,在国家财政能力有限、高等教育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民办高等教育"以学养学"发展,吸收大量优秀的高考落榜生,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供需失衡的矛盾。其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将竞争引入高等教育领域。竞争是市场中的基本机制,竞争可以优胜劣汰,保持市场的旺盛生命力,"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之间最主要的竞争表现在生源竞争,深层次的还有办学理念、教学设施、师资队伍等方面的竞争,那些各方面条件不优秀的民办高校在竞争中被自然淘汰,保证了优质民办高等教育的供给。同样竞争对于改变公立院校千校一面、课程陈旧、机构繁琐等办学问题时有重大意义。合理的竞争会促进公立高等学校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提高办学效率和效益,不断产生新思想和现代文化,不断提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次是改变了传统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传统的高等教育质量以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标准为参照,在市场中,高等教育的质量需要受教育者和市场需求来检验,转变为以高等教育消费者为中心来衡量质量,在遵循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高等教育质量要满足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不同需求。"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民办高校招生宣传时最重要的内容是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就可以吸引更多、更好的生源。

  目前,sdyc 学院办学主要来源为学费收入,经费渠道比较单一,学费收入占全部收入的 95%.学院为了满足教学及发展资金需求,通过各种方式建立并维护了与多家银行的银校合作关系,较好地满足了事业发展所需的信贷资金需求。

  近期,进一步拓展了融资渠道,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购置多批教学设备。今后,学校拟通过发挥专业优势发展校办产业、加强社会服务等方式,加大创收力度,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Sdyc 学院适应省、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设置适合市场和社会需要的本科专业,缩减或淘汰市场需求不足的专科专业,扶持特色、重点专业,专业结构逐步优化。各二级学院分别建立由教师、校外专家、企业人士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研究指导学科专业建设问题。学院以二级学院意见为基础,召开全院论证会,研究论证专业申报计划和调整计划。积极、主动与市场结合,形成高校、市场、学生三方共赢的局面。

  三、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对民办高等教育做出的成绩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至今,首先,在规模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绩,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教育质量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表现在民办本科院校增多、特色明显,特别是一些优秀的民办高校开始培养研究生;再次,民办高校的发展模式也呈现多元化,不同地区、院校利用自身条件不断开创新的发展模式。但追本溯源,我国改革开放后的民办高等教育肇始于一批"以学养学"院校。

  (一)改革开放后民办高等教育的肇始

  在今日看来民办高等院校的存在已经不是新鲜事物,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几乎都有数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伴随着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民办高校的社会声誉有所提高,社会认可度也在逐渐上升,更重要的是在我国下一阶段高等教育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民办高等教育是重要的生长点,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在改革开放初期,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确实困难重重,虽然当时面临较好的历史机遇,生源比较充足,但就当时的历史现实而言不可与民国时期的教会大学等私立高校同日而语。复兴的民办高等教育各方面的条件与当时的公立高校相比,相差千里。虽然如此,"以学养学"发展的民办高校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拉开了新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序幕,打破了中国高度集中、计划体制的高等教育体制之墙,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点燃了希望,也激励着那些心怀教育梦想的人继续前进,虽然其办学条件简陋、教学质量难攀一流,但在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中永远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其历史意义不可估量。

  (二)改善了民办高等教育的社会形象

  在"一大二公"的年代,公立高等教育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也是所有求学者梦寐以求的求学圣地,以至于很多高考落榜生会走上复读的道路,目的就是为了进入公立高校接受高等教育,以期改变自己的身份和整个家庭的命运。但复读给考生带来的精神压力和给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也很重,同时还会面临再次落榜的打击,虽然如此,每年仍有不计其数的高考复读生前赴后继,足以证明高等教育对求学者的影响是很重要的,特别是意味着权威的公立高等教育。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公立高等教育系统以外的民办高等教育存有天然的不信任,民办即意味着低质量是当时社会对民办教育的总结。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的社会地位及其存在的价值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质疑。"以学养学"发展的民办高校就是在这样的大众舆论、认知环境中产生,每一所"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的发展状况不仅仅关系到本校师生利益,每一所民办高校的质量、发展情况更代表着整个当时民办高校的水平,也影响着民办教育的整体形象。历史给了民办高校展现自我机会,民办高校像社会交了一份优秀的答案。民办高校的教师很珍惜教书育人的机会,错失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学生也更加努力,所以民办高校在硬件条件极差的情况下不断取得优异成绩,将很多学生送进了高等学府。

  在允许举办正规普通高等教育之后,"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继往开来,积极适应市场,按需培养人才,严格要求学生,一度做出了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公立高校的成绩。认真办教育的态度、一心为学生的理念和不断提高的办学质量,加之硬件条件的改变,社会对于民办高校的认知逐渐发生了变化,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民办即低质"的刻板印象。

  (三)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有益探索

  "以学养学"发展的民办高校不仅开创了我国民办高校发展时代,改变了民办高校在社会中的地位,也是在中国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有益探索,对后来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示范、借鉴的作用。对于改革开放之初的民办高等教育而言,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和国家的改革一样,也是披荆斩棘、摸着石头过河,在发展中、挫折中总结经验。"以学养学"发展的民办高校在发展之初,不仅面临着物质条件的一穷二白,而且举办者大多没有太多的办教育的经验,对学校的管理也是在发展中摸索,虽然"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在创办之初会聘请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公立高校退休管理者,但公立高校和民办高校的情况不同,他们的管理经验一定程度上不太符合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民办高校在吸引生源、优化专业设置、提高办学资源利用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摸索学校发展模式等方面虽然先天不足,但经过举办者和学校管理层的实践探索总结出一定的经验。

  "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以及民办高校的举办者和管理者总结的经验,对于后期成立的民办高校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特别是"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对市场的敏锐以及对市场的充分利用,不仅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而且后来民办高校利用市场机制创新多种发展模式、拓宽民办高校办学资金来源,"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的为其奠定了理念基础、提供了行动经验。

第四章 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困境
  
  很多凭借"以学养学"发展起来的民办高校都不复存在,究其原因是因民办高校"以学养学"的发展模式的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困境,而大部分举办者没有采取恰当的措施化解困境,化危为机。所以明确"以学养学"发展模式在发展中遇到的困境不仅是化解困境的选择,更是对整个民办高等教育领域发展的反思。

  一、时代背景的变化

  "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在改革开放之初之所以能够得到大的发展,与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有很大的关系。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我国进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教育与经济不匹配的问题真正充分暴露,剧烈变革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高等教育难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形成尖锐矛盾,教育落后特别是高等教育落后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经济成份多元化使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成为可能。民办高等教育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以学养学"粗放的蓬勃发展起来。

  伴随着改革的深入,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国家鼓励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进入高等教育领域,上世纪 90 年代出现的寻求经济回报的投资办学模式发展迅速,对于"以学养学"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是很大的冲击。其次,我国 1999 年开启高等教育扩招,公立高等教育的急速扩张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旺盛的高等教育需求。再次,随着高等教育机会的扩大,人们将寻求更优质的高等教育作为选择高校时的首选。最后,随着市场的开放、人们传统观念的变化和社会阶层固化现象的出现,适龄青年的选择发生了变化,接受高等教育失去了其原来的高尚性和上升通道的唯一性。[11]

  二、来自公立高等教育的竞争

  "以学养学"发展的民办高校在发展之初和公立高校并不存在竞争关系,而是对公立高校的有益补充,且二者处于不同的体系内,没有利益冲突[12],民办高校和公立高校曾经度过一段"举案齐眉"的和谐发展时期。但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高等教育市场的开放,民办高校和公立高校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公立高校规模扩大、体制改革等变化以及公立高校的天然优势对民办高校的冲击也越来越严重。

  在高等教育高度集中管理时期,公立高等教育接受国家的领导,对国家是"等、靠、要",不存在生存危机,因此也就丧失了发展的动力,伴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为了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争取更多的招生名额和招收更多的学生成为必然。虽然国家的教育财政投入有限,但相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公立高校的经费紧张问题还不是十分突出,而且公立高校可有政府担保获得银行贷款,拥有相对充足的经费,公立高校在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招聘优势师资、进行专业改革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开放程度的加深和我国加入WTO 之后,公立高校的国际交流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国际间高校合作越来越深入,公立院校的学生进行国家交流和出国深造的机会明显增多。公立高校的这些优势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带来的是持续不断的生源、质量方面竞争,客观上加大了民办高校运营困难的概率。

  三、生源方面的困境

  对于"以学养学"发展的民办高校而言,其主要经费来源于学生所缴纳的费用,因此,生源的数量对此类民办高校的意义显而易见。民办高校最重要的招生宣传内容是就业率,而就业率除去市场因素、专业设置因素等之外,学生素质的高低也影响毕业生的质量,进而影响就业。民办高校面临的生源困境一方面来自于高考生源下降的压力,另一方面是来自公立高校抢夺生源的竞争,表现在生源数量紧张、生源质量下降。

  我国高考报名人数自 2008 年创下最高纪录以来,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这种趋势会一直延续到 2020 年左右才会有所缓解,但不会大幅度回升。究其原因,首先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导致适龄人口的减少,高中的生源相对减少。其次是高中出国留学的学生和高中毕业后报考国外高校的学生在逐年增多。再次是农村地区考生弃考现象增多,如今,接受高等教育已经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高等教育改变命运的影响力也在降低,导致一部分农村生源考生放弃高考,他们或者是不参加高考考试,或者是被录取后因为种种原因而弃学。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民办高校生源并没有成为影响民办高校发展的问题,但伴随着高等教育大扩招,公立院校的规模迅速扩大,这样以来,民办高校不仅在生源数量方面,生源质量也受到很大的冲击。一般而言,公立院校的生源不是太大的问题,公办院校的生源争夺是意欲将优质生源纳为己有,以不断提升自身的声誉,而对于民办高校而言,特别是主要依靠收取学生费用维持的"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其主要目标是生存下去,招收到足够的学生。在高等教育扩招之前和扩招初期,在高等教育录取率很低的情况下,很多十分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也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民办高校给了他们希望,所以在当时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很高。但在公立高校规模迅速扩张以后,原来进入民办高校的那部分学生被公立院校所吸收,使得民办院校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又失去大部分优质生源,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四、办学经费短缺、融资难

  虽然"以学养学"发展模式主要以学生缴纳费用为学校运营经费,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招聘教师队伍、对外交流等需要大量经费,加之近来来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很多"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面临严重的经费紧张困难。

  为了和公立高校其他民办高校争夺生源、提高生源质量,民办高校的学费增长一直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很多独立学院的学费要高于民办高校)[13],这也加剧了民办高校的经费困难。

  与公立高校相比,"以学养学"发展的民办高校面临经费困境。国家财政对公立院校拨付生均培养经费,如本科生为每生每年 1.2 万,除此之外还有各种专项资金支持,而民办院校几乎没有任何国家财政支持。公立院校也存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但可以在政府的担保下申请低息银行贷款,还款周期较长,对于缓解公立高校暂时性的经费紧张有所帮助。但民办高校的情况却并非如此,由于没有政府担保,加之法律对民办高校属性规定的限制、学校产权不明晰,学校资产无法抵押,民办院校的银行贷款之路困难重重。

  与其他民办高校相比,"以学养学"发展的民办高校同样存在经费困境更加严重。由于"以学养学"发展的民办院校的经费来源单一,绝大部分依靠学生缴纳的费用,而如股份制民办高校、集团制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相对多元,具有一定稳定性。"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一旦出现生源减少的问题,学校的办学经费必然会受到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毕业生的整体质量下降影响就业率,进而影响下一学年的招生,形成恶性循环。

  sdyc 学院由于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学费标准较低、资金需求量较大、教学资源效益发挥不够等原因,也存在办学经费困难的问题。具体问题有如下几方面:第一,办学经费相对紧张。学校资金基本来源于学费收入,总量偏少,而支出项目较多,虽然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但每年用于教学经费投入的增长幅度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资源的建设力度。第二,部分专业教学仪器设备更新缓慢。随着本科专业布局调整和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力度增大,对教学仪器设备特别是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需求量猛增。 受资金限制, 投入到教学条件改善的经费不足,个别专业的仪器设备更新不及时。第三,公共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不完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相对滞后,教师自主开发的网络课程资源不多,部分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偏低,网络资源辅助教学的功能发挥不充分;图书的专业分布不够合理,部分文献资料利用率不高,教学院(部)资料室建设相对薄弱,新上专业图书文献存量不足。

  五、专业结构不科学

  在全国高校发展趋同化、市场对人才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特色发展是高校必然选择,特别是对于民办高校而言,更需要采取一条与公立高校错位发展战略。

  高校的办学特色体现在办学定位、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主要体现在学校专业结构方面。专业主要包含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专业中的人三个要素组成,专业结构就是关于专业三个要素的不同组合以及不同专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民办高校专业结构不科学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第一,专业培养目标模糊。

  一方面,受我国重学轻术的传统影响,加上民办高校专业设置多模仿公立高校(公立高校多以学术性方向为追求,培养目标倾向于学术性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学术性倾向。另一方面,民办高校具有明显得到市场需求倾向,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培养人才,要求专业目标设置倾向于职业性。民办高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存在学术性和职业性的矛盾,由于办学历史短,缺乏专业的教育管理者,特别是缺乏高等教育专业人才的指导,导致民办高校的专业培养目标设置模糊,学术性缺乏、职业性不足。第二,课程体系不匹配。课程是专业的核心,也是彰显专业特色的关键因素。但民办高校的课程体系多是移植公立高校相似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很小的变动。且不言公立高校的课程体系也存在严重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问题,民办高校在生源、培养目标、师资、教学设施等方面都与公立高校存在差距和不同,移植而来的课程体系很难适应民办高校的需求。第三,专业布局不均。一方面,民办高校专业设置以人文学科为主,从大学办学的角度来看,文科与理科相比具有费用少、易转换等特点,[14]但社会对人文学科专业的需求也存在量有限、变化快等特点,这虽然和民办高校灵活的办学理念相符合,但长此以往,专业设置不稳定对于民办高校的整体发展的消极作用明显。另一方面,民办高校专业设置非常分散,很难形成专业群,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师资也因此大量浪费,办学效益很低。

  sdyc 学院在学科专业设置和未来发展计划中也存在结构不科学、不合理。

  第一,专业分布较分散。学校 26 个本科专业分属 8 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门类设有 9 个专业,管理学设有 7 个专业,艺术学设有 4 个专业,医学设有 2个专业,教育学、经济学、文学、农学各设有 1 个专业,学科跨度较大,专业分布较分散,不利于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和专业集群式发展。

  第二,本专科教育比例不合理。本科专业 26 个,本科在校生 5 993 人;高职专业 51 个,高职在校生 10698 人;本科生数量占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 35.91%,专科教育比例过大。

  第三,本科专业发展不均。一是本科专业规模发展不均衡。大部分专业在校生数量已达到一定规模,一批专业招生势头较好,如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为 985人;个别专业录取人数较少,如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2010 年开始招生)在校生为 46 人,园林专业(2012 年开始招生)在校生为 38 人。二是本科专业建设水平不均衡。部分专业如学前教育、物流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拥有多项国家或山东省教学质量工程成果,而汽车服务工程、康复治疗学等部分新上专业由于建设时间短,课程建设水平、教学科研能力等方面相对薄弱,还处于着力发展提升阶段。

  六、管理者更新换代

  对于高校的发展而言,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的持续性意义重大。在国家层次,历史事实已经告诉我们频繁的高等教育政策改变对高等教育的危害,在高等教育政策改变的原因中,管理者的因素影响非常大。在高校层次,对于一所高等院校而言,领导层的稳定和学校发展战略的稳定也同样重要,我国公立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任同一职务不得超过十年,不同领导者的教育管理经验和理念不同,很可能会出现下任校长不再延续之前的管理模式和发展战略,而是一切从头开始,这虽然有利于高校一些方面的创新,但更多的是造成高校发展延续性中断,不利于高校的发展。

  对于"以学养学"发展的民办高校而言,领导者换代也可能会带来这样的问题,并且这种问题在"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具有特殊性。一方面,"以学养学"发展的民办高校的举办主体多为个人,虽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但一般而言,此类学校采用家族式管理机制,举办者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当他们退出自身创办的学校时,倾向于将主要管理权移交给自己的亲属,这就存在涉及到民办高校"接班人"的遴选和培养问题,如果接班人不能超越第一代创业者,特别是对上一代领导人既定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机制的随意变动,民办高校的发展很难维持。另一方面,"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的第一代高层领导多来自公立高校离退的管理者、学者,他们的工作经历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高等教育管理经验,但同时他们在民办高校的管理中也会无意识的掺杂公立高校的管理思维。

  当一代主要领导人退休后,民办高校通过招聘或者内部培养的方式寻求新的领导集体,不同的职业经历和管理理念,会让民办高校的发展在领导换代时经历阵痛,如果处理不善,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将是不可预估的灾难。

  在 sdyc 学院,由于创业初期的老教师、管理者年老无法工作等原因,新的领导班子在不断更新。由于新的领导班子成员中多数经验并不是十分丰富,存在诸多问题。领导班子部分成员对应用型本科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存在着差距;个别领导深入教学一线调查研究不够,不能按照教育规律和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学工作;个别领导抓工作落实的能力弱,不能有效推进其分管工作。中层干部中,有的对学校顶层设计的理解不到位,贯彻落实学校顶层设计的行动不够自觉,执行中存在偏差;有的责任心不强,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有推诿扯皮现象,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不高。

  七、规模与效益的矛盾

  规模经济效益是指适度的规模所产生的最佳经济效益,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它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虽然我们不提倡民办高校以营利为目的,但是取得经济利益以用来发展学校确实必要和必须的。所以民办高校只有在保持一定的规模,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营,扩大办学的社会效益。但规模经济效益是有上限的,规模超过一定的限度,生产成本会大幅度上升,也可能产生信息传递速度慢且造成信息失真、管理官僚化等弊端,反而产生"规模不经济".对于民办高校而言,规模过大对于学校的正常发展也存在不利,办学的社会效益降低。"以学养学"发展的民办高校存在规模与效益的两难选择,而且目前的发展也两极化。一方面,在初创时期,"以学养学"发展的民办高校为了生存,尽可能扩大规模,但在进入正常发展时期就产生了规模与效益的两难选择,为了让了更多的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没有上限。但若要考虑学校良好的运营状况,必须将招生规模限制在合理范围。另一方面,一部分"以学养学"发展的民办高校招生不足,未能达到规模效益的下限,规模效益难现,难以为继。一部分发展良好的"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急速扩大规模,超越规模效益的上限,未来发展前途未卜。发展状况良好、规模适宜、社会效益良好的"以学养学"民办高校并不多见。

第五章 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总结、反思

  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作为民办高等教育奠基时曾经作出巨大贡献的发展模式,"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留给我们不仅仅是遗憾,更多的是宝贵的经验和反思。

  牛顿曾说:"如果我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牛顿的成功不仅仅是借鉴前人,更是对前人的反思和超越,因此,将民办高等教育"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经验和反思呈现给广大的民办高等教育举办者、管理者和研究者,意义重大。

  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经验

  "以学养学"发展模式代表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初级发展阶段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民办高校发展至今,如上文所述,已经形成了多种发展模式,虽然办学资金来源已经多元化、学校治理也正在趋向科学化等,但就目前所有的民办高校而言,生源仍然是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学校的收入结构来看,学生所缴纳的费用仍占学校总收入的很大部分。大部分民办高校还留有"以学养学"的痕迹,也会一直受其影响。因此,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经验,对于民办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和任重道远的明天而言,依然意义重大。

  (一)心怀天下、育人为本的理念

  在民办高校快速发展的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以来,虽然很多民办高校的创办者都怀有伟大的教育梦想,但我们不可否认在,也有很多民办高校的创办者在创办一所民办高校时带有明显的趋利性,他们意识到投资高等教育可以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举办民办高等教育也就成为举办者的一种投资行为,对此,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的邬大光教授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这种现象总结为投资办学(邬大光,2007)。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学养学"发展起来的民办高校,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举办者兴办一所民办高校往往会面临家庭问题突出、个人发展前景灰淡、社会指点误解等等困难,背后支撑举办者坚持下来的动力,除了他们对社会发展的敏锐观察,坚信国家对民办高校发展的政策放宽,继而大力支持的设想。更为重要的是举办这都是心怀天下,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无论是致力于公民基本素质养成的基础教育,还是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无论是作为公共产品的存在,还是作为成本分担的准公共产品,探究教育质地规定性,育人是最好的诠释,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也是如此,高等教育并不只是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也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塑造场所,更是让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养成一种更高尚、理性、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他们未来的生活态度和品质,进而促进整个社会向前进步。正是基于高等教育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和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的举办者不畏艰辛,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可以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而奋斗、努力着。在今天,这种心怀天下、育人为本的理念仍值得民办高校的举办者、管理者思考,让教育为国家的发达、人民的幸福做出应由的贡献,而并非仅仅是取得利润回报的投资工具。

  (二)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发展

  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客观上需要一定的稳定财政投入,这就要求一定时期内的财政收入比较稳定且教育投入政策比较积极,而稳定的财政收入需要比较稳定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生产作为基础。纵观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改革开放之前的一百五十多年间,只有 1927 年国民政府成立到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前的十年间,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环境和状况相对比较良好,新设立了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同济大学、国立中山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四川大学等,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高等院校也有较大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高等教育政策发生数次较大的变化,新中国刚成立时国家发展需要大批专业人才,导致了 1952 年开始的院系大调整。1966-1976 年文革时期,高等教育陷于瘫痪。1985 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开启了教育改革的序幕,高等教育也开启了管理体制、招生、就业方面的改革。

  1999 年,中国高等教育开启了行政式的扩招,很多高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可见,历史机遇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所以在高等教育完全有国家控制的计划时期,国家领导者和教育行政管理者对教育机遇的把握十分重要。在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国家允许私人资本进入教育领域,高等教育的举办者对教育机遇的把握也十分重要,这里所言高等教育举办者包含政府和非政府两部分,也就是包含公立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的举办者。"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举办者就是抓住了高等教育需求旺盛、国家政策开放的机遇,审时度势,分析社会需求,以一己微薄之力兴办高等教育,满足社会需求。

  截止到 2013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30%,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但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还存在很大差距。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新的增长点在于民办高等教育,主要突破点在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对于民办高等教育整体规模发展而言是重要的节点。近些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文件,在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的同时规范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 200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公布实施以来,民办高等教育迎来了规范发展时期,也是民办高等教育依法办学、提高内涵的质量提升时机。

  (三)以生为主、服务理念生成

  当代高等教育领域一般认为大学开始于中世纪大学,中世纪大学最早出现在12 世纪的法国的巴黎和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它们是中世纪大学的原型,并代表了中世纪大学组织的两种形式。一是以巴黎大学为主要代表的教师大学模式,大学的管理由教师行会负责,学生相当于商业领域中的学徒。一种是以博洛尼亚大学为主要代表的学生大学,学生在管理学校事务方面拥有很大的权利。一方面由于法国的高等教育影响范围很广,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均是以巴黎大学为蓝本设计,美国的哈佛大学受牛津大学的影响很深远。近代高等教育发达的德国也借鉴了法国高等教育的经验等,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要高于学生,学生处于教师的管理之下。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的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高等教育的规模越来越来大,民族国家也越来越关注高等教育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对高等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复杂化,进而在政府和高等学校层面分别演变出专业的高等教育管理机构、群体。带来的结果是学生在大学中的地位越来越低,处于被管理的处境,由于高等教育社会价值越来月被重视,学生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

  这种情况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尤为明显,大学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评价指标均以国家需要为标准,学生被喻为"社会主义的螺丝钉",学生的主体地位几乎丧失。

  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同学生的需求应该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在高等教育领域,只有转变高等教育教与学、管理观念,才能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在中国这种状况的转变首先发生在"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在生源就是生命的民办高校,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民办高校生存的首要法则,对于"以学养学"发展的民办高校尤其重要。首先是专业设置必须充分考虑生源结构、质量、学生的未来职业选择,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基准,以保证毕业生能够适应职业要求。

  在学校管理中也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上升,其次是满足了社会对某些人才的需求,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学校声誉提高。

  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人才培养,主要通过教学工作来实现,而教学工作是在教师主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并积极引导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需要对传统的师生关系、课程教学等进行改革,以适应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不仅要学习高深专门知识进而为未来的职业打下基础,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阶段社会化对于大学生而言也十分重要,这就需要高等学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充足条件,首先要改变的管理理念,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理念,真正实现高等教育教书育人的目的。

  (四)适应社会、利用市场办教育

  高等教育从来都不是自我封闭的系统,大学之所以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能够成为存在历史最久的社会机构之一,与大学能够适应社会变化而不断进行自我变革分不开的。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要遵循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内部关系规律,还要受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支配,即受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发展服务。相对于市场而言,政治、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比较持久,其影响在短时间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基于一个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积淀的相对稳定和市场变化的相对迅速做出的判断)。因此,高等教育市场化(1998 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曾将"高等教育市场化"定义为"把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中,使高等教育运营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显着的市场特征:竞争、选择、价格、分散决策、金钱刺激等。它排除绝对的传统公有化和绝对的私有化"[15])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市场中的选择、竞争、多元、消费主导等原则在高等教育领域内运用。

  高等教育市场化将市场机制运用到高等教育领域,是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提高培养质量的手段,也是高校主动适应社会、不断满足社会需要的动力机制。

  高度集中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将市场排斥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条件之外,高等教育的发展完全依靠行政性的指令。虽然整个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国家战略规划,但民办高校因市场机遇而存在,也必须在坚持教育公益性的前提下,主动适应市场而发展。

  二、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反思

  中国目前还属于典型的私立教育边缘型国家,民办高等教育尽管已经成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分,民众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认识也在逐渐走出误区,但这只是价值论层面的评价和理论上的位置。目前在高等教育的总规模中,民办高等教育仍处于补充和辅助地位,在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上,还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主要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主要提供更多和更多样的教育服务,整个行业的准入机制还不是十分完善,整个民办高等教育群体良莠不齐,所提供的教育服务质量也参差不齐,整体行业的发展水平还没有进入到成熟期,究其原因,国家有关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法律建设还不健全,国家对于民办高等教育支持不到位,社会整体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但更多的是民办等教育自身还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需要改善。

  虽然很多"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通过不同的方式摆脱了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实现了更加现代化、科学化的发展,但就全国的民办高校而言,在办学资金来源方面,学费仍然占学校经费投入的重要部分,"以学养学"的特征仍然存在。所以,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反思,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反思,更是对未来的建构;反思不是为了凭吊过去,而是指向未来。

  (一)国家层面的反思

  首先,根据对我国政府相关民办教育的政策梳理,我国政府对民办教育的态度发生了以下的变化:从新中国的成立之初的接收接管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国有化改造;从不允许私有制教育机构的存在到不支持不反对的默许;从不闻不问到规范民办教育的发展;从规范其发展到积极提倡、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

在国家民办教育政策的演变中政治、经济体制起到关键作用,表现在国家政策、法律层面对民办教育的限制、默许、支持和鼓励,民办教育的发展的社会环境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在全国提倡"一大二公"的时期,民办教育被社会忽略,加之特殊的历史原因,人民对上学没有太大的期盼。在结束十年动荡、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时期,不仅是政治上回归正轨,重要的是对人的思想进行"拨乱反正",知识的地位重新得到认可,在思想解放的年代,民办教育的出现改变着人们观念,政府的态度也有所转变,在公共财政办高等教育力不从心的情况下,国家默许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但不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大发展,只是将民办高等教育作为公立高等教育的补充,关于民办高等教育的有关政策、法律建设不完善,而民办教育的发展受到来自政策、法律层面的影响又非常深,这样民办高等教育在政府的默许和不健全的政策、法律夹缝中求得生存。

  其次,政府层面的默许和相关政策、法律的不健全以及对民办教育监管的疏忽,给"以学养学"民办高校发展的机会,同时也是造成"以学养学"民办高校发展无序的原因,无序的发展将民办高校带入危险的边缘。准入制度不健全、审核存在漏洞、监督不到位。长期以来对民办高等教育举办者的最低资质没有明文规定,导致很多不合格的举办主体进入民办高等教育领域,其举办的高校存在如下几种情况:在发展初期,依靠充足的生源得以生存,发展膨胀期过后去,生源面临迅速减少、学校面临破产的问题,给许多学生和家长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学校运营状况一般,由于办学资质不够,随时面临被取缔的危险,对于学校在读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欺诈行为,失学后对他们的影响也很大。

  再次,对民办教育存在政策性歧视和不公平待遇。高校征集高考志愿时,国家政策人为将民办高校放在后面,从制度上控制了成绩高的学生选择民办高校的可能,这对于一些办学成绩突出的民办高校,特别是生源就是生命的"以学养学"民办高校而言,是一种赤裸裸的歧视;民办高校的在校生与公立高校的学生所享受的国家政策有所区别,如国家财政资助、奖励在民办高校很少或者没有。这些都从制度和观念层面上宣告了民办高校的实际地位,影响到社会和学生及其家长对民办高校的判断和认可,进而影响民办高校的融资和生源,对与民办高校而言,无疑是釜底抽薪。

  (二)民办高校层面的反思

  一方面,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同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服务。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要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

  这是高等教育发展必须要遵循的基本规律,无论是高等学校的发展定位选择、发展战略制定,还是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或者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都必须在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进行。"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在发挥中遇到的困境,除了国家层面的原因外,"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在办学中未能完全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也成为民办高校之殇。

  (1)一成不变的办学理想

  理想是指合理的、人们向往的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的想象。人们总是对与自身活动有关的事物及活动发展有美好结果的事物有向往和追求,其实质就是未来的需要在当前的反映,理想一旦形成就成为行为的内部推动力。高等教育理想的形成源于主体的需求和兴趣,同时也高等教育理念有很密切的联系,高等教育理想受高等教育理念的制约。高等教育大众化作为影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也成为引导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教育理念。在大众化高等教育理念基础上形成的高等教育理想奠定了我国"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的发展。

  "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是秉承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理念发展起来,其中蕴含了举办者的教育理想: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这是举办者最朴素的教育理想,也是支撑举办者在艰苦条件下办学的内在动力。但高等教育大众化包含高等教育的规模增长和质量多元化。"以学养学"民办高校在发展之初是为了满足人们"上大学"的愿望,不可否认,民办高校的出现确实满足了很多高考落榜生的愿望,举办者也教育理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但只求数量不注重质量、只求标准化忽略多元化的发展让"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遇到了发展困境。

  民办高校的发展应该是在质量提升基础上量的扩增,为的是让更多的学生"上好大学",这是继"以学养学"民办高校让更多学生"上大学"的教育理想之后的延伸选择,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提高学校质量而并非一直关注数量,而下阶段民办高校应该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促进更大意义上的教育公平,而不是一直坚守教育入口公平的原点。

  (2)学校发展定位求全偏高

  学校定位不明确、一味求大求全,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问题。这和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有关,一方面,层次越高的高等学校可以获得更多的办学资源,这对于依靠政府财政支持的公立高校而言无疑具有致命的诱惑力。另一方面,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高等教育分类也影响大众对高等学校的认知偏差(本科、专科应属于同一层次的不同类别,也不是相互衔接的两个层次),很多高校的发展目标是不断升格,以争取更多的办学资源和较好的生源。

  虽然民办高校独立于公立高等教育系统,不会受到公立高等教育体制的束缚和影响,但由于公立高等教育的影响极大,民众在判断民办高校质量时多以公立高校为参照,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民办高校的发展轨迹:助学机构-普通专科高校-普通本科高校,特别是"以学养学"发展的民办高校,为了吸引生源,只有满足学生对学校层次的需求,盲目升格。在向传统的学术型本科迈进的过程中,不仅给学校的经费带来很大的压力,而且丧失了学校原有的优势和特色。与经费充足、历史悠久的本科院校竞争,结果必然是得不偿失。

  (3)发展方向模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 年修订稿),将第三级教育(中学后教育)分为 4(相当于升学预备班)、5(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教育)、6(博士研究生教育)三类,其中 5 类有分为 5A(理论型)和 5B(实用性、技术型)两小类,5A 又分为 5A1(按学科分设专业)和 5A2(按行业分设专业)。其中关于 5 类教育的分类对于中国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同时也明确的指出学术性高等教育和职业型高等教育只是类型不同,没有层次的差别,对于社会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传统的重学轻术、重理论轻应用的倾向和国家政策导向不明,我国的高等学校存在严重的向学术性研究型大学发展倾向,不可置否,一定数量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对于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意义重大,但社会需要的更多的是经过专业训练、具有宽厚学科基础的技术人才和一线员工。我国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上述倾向(将学术性综合大学作为一些优秀的民办高校的发展定位是可以的,但也仅限于一部分发展状况良好的民办高校的发展愿景,其实现之路也绝非一日之功),"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为了吸引生源,一方面,不得不按照就学者的潜在要求去发展学校,努力增强自身的学术性,让自己看上去更像一所"大学"(这源于普通民众对大学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学生的就业率对民办高校的招生影响非常大,为了获得好的就业率以形成良性循环,民办高校又不得不考虑就业市场的需求,增加学生培养过程中的职业性,以做到毕业生"对口"就业。这种现象并非是学校发展战略的既定目标,是"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为了生存做出的无奈寻则,短时间内对于吸引生源有一定的帮着,但也造成了这些民办高校发展方向的模糊,学术性难以和传统的研究型大学抗衡,职业性也很难适应就业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长此以往必然造成学生在就业中的尴尬境地,学校也难在整个社会中寻求到自身恰当的位置。

  (4)市场化无边界

  "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是以市场为契机发展起来的,不可置否,"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充分利用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膨胀和运用市场机制来经营学校,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同时也是高等教育与市场结合的有益探索,但在发展过程中无边界的市场化也给"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带来了困扰。首先,市场化的招生方式。为招收更多的生源,民办高校采取各种招生方式,其明显的特点就是市场化运作,大部分民办高校采取"传销式"招生,发动在校教师和学生招生,这种做法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工作;雇佣社会机构招生,招生中会出现欺骗等各种违规甚至犯法行为;联系高级中学毕业班老师,以每个学生一定额度的提成为回报推荐学生,个别老师为了经济利益推荐或者逼迫学生报考某所民办高校。其次,专业设置的市场思维。培养的学生"适销对路"是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因素,按市场需求来培养多样化的人才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表现,但高校是主动适应,而并非被动满足市场的需求。但很多民办高校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无限度的满足市场的需求,表现在专业设置不考虑学科划分的原则、学校相应的课程体系建设、师资以及教学设施、比较可靠的人才需求预测等等因素,盲目跟风,设置一些最热门专业,短期内会提升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但社会需求具有不稳定、变化快的特性,一门专业建设周期较长以及相关师资力量的培养等会给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带来沉重的包袱。
  
  最后,市场化下的以营利问题。从提供高等教育的目的来看,民办学校的办学目的是公益性的[16].但对于民办高校是否可以营利存在争议,对于民办高校营利是否损害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但对于民办高校可以采取市场化机制运营分歧不大。市场为民办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失去教育公益性的完全市场化阻碍了民办高校进一步发展。民办高校为了维持学校的运转,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可以取得一定的利润,但民办高校的营利只能用作学校进一步发展的资金和抽取很少一部分作为对投资者、举办者的合理回报(以激励投资者和举办者的办学热情,但比例一定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目前有些民办高校,特别是"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由于举办者多为个人或家族,在管理中采用家族式管理,办学所得赢利被转入举办者个人资产,学校成为生财机构,所办学校的教育性、公益性特征丧失。

 第六章 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未来展望

  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模式的发展走向选择

  在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之后,高校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竞争中不适应市场环境的高校就有可能被淘汰。我国"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由于起步晚、政策环境不良等原因,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倒闭已经不是新闻事件,但对于民办高校而言,每一所倒闭的民办高校都敲响了一次警钟。在非学历民办高校倒闭的浪潮过去,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的倒闭现象初显[17].特别是在生源出现结构性不足与下降的情况下,"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必须对原有发展模式进行突破,以转危机为机遇。
  
  (一)机会选择-"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的第二次创业

  "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的创办是我国高等教育历史上的传奇,而"以学养学"民办高校成功运营更是一种奇迹。到目前为止,那些依靠"以学养学"发展起来并生存下来民办高校,虽然有些民办高校还挣扎在"贫困线"上,学校运营状况不甚乐观。但大部分已经完成了最初的资本积累,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一定的标准,学校在校生和招生数量也达到一定的规模,业已建设一定量的优势专业学科,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逐渐形成,在本地区甚至全国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可以这样总结:"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的第一次创业基本上取得了胜利。

  虽然民办高校"以学养学"的发展模式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发芽并不断得到完善,但从整体上来而言,很大部分以"简陋的教育设施和低廉的教育价格"为特征的民办高校逐渐丧失原来的优势,开始陷入低水平的过度竞争。[18]

  在我国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民办高等教育是大众化的中坚力量,高等职业教育是大众化的突破点。民办高校在下阶段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大有可为,不仅可以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而且一部分特别优秀的民办高校可以突破藩篱,跻身中国高水平的研究性大学。但这一切要取决于"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是否能够成功的进行第二次创业,走一条更加科学的发展之路。

  1. 高校间的联合和资源共享发展

  民办高校在办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不断的发展,一方面要提高本校有限资源的利用率,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其他高校的资源谋求更好的发展。"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在完成原始资本积累之后,生存下来高校的规模不一,质量也是良莠不齐,同时还有很多"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挣扎在生死线上。这种情况下民办高校发展必须不断借助外力。区域内发展状况良好的民办高校之间进行全面合作,资源共享、学分互认、联合培养,以提高优先办学资源的利用率。与公立高校合作合作培养研究生,为学校独立培养研究生积累经验。

  2. 集团化发展

  在一所"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取得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办学资金,并拥有一定的社会声誉后,可采取并购其他的学校,利用母体学校的管理经验和社会声誉,形成连锁经营,走集团化发展模式,增强学校抵御风险的能力。

  3.民办公助发展道路

  能够得到政府的财政补贴对于民办高校的发展无疑是雪中送炭,特别是在中国民间捐助民办高校不力的时代。同时国家资助一部分发展状况良好的"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要比新建一所高等院校所付出的少得到的多,对于国家和民办高校而言是双赢的。前提是出现一批有丰富的办学经验、较高的教育质量以及良好的市场声誉的民办高校,并且学校举办者不以营利为目的,必要时可将所有权转让给国家,但仍有学校经营管理权。国家对民办高校的支持也是多方面的,可以是直接的财政拨款、生均拨款,也可以是将民办高校纳入国家事业单位范畴等等,以提高民办高校的社会地位,促进其良性发展。

  4.民办高校与企业的联合

  一些"以学养学"发展起来的民办高校具有非常明显的行业特色,为行业内企业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行业内企业对人才培养也非常关注。民办高校与行业内企业联合,企业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注入大量资金,民办高校和企业之间进行深入的产学研合作,学校运营的赢利一部分返还给企业,一部分留作民办高校的发展资金,同时,民办高校向企业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企业将报酬以无偿投入的形式注入学校发展资金,实现企业和民办高校的互利双赢。

  5.股份制发展模式"以学养学"发展的民办高校以生源为生命线,其实质是资金投入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下,股份制作为融资的主流方式也应为民办高校所服务。民办高校应将学校的股权分为学校内部和外部两部分,外部股权是为了吸取更多的资金办学,内部股权是为了民办高校内部稳定,将学校的发展和稳定结合在一起。

  (二)道路选择-民办高校错位发展理念

  千校一面是对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同质化发展趋势的形象表述,无论是学校定位的同质化、代表学校精神的校训雷同、学科专业设置的求全、课程体系体的高度相似、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还是学校硬件建设的标准化,已经使高校失去了特色,也使得高校培养的人才不适应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国家和民间投入大量资金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同质化导致社会效益降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 年修订稿)将第三级教育(与国内学术界所称的高等教育基本重合)分为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在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直接服务社会三大职能格局中,占据不同的位置,发挥不同的作为,互相补充、错落有致。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分支,其自身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与公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有所区别,同时在体系内部也存在水平、类型的区分,因此,作为民办高校的一部分,"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采取错位发展战略是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的必经之路。

  所谓错位发展理念,是指行为主体依据自身的条件,理性地选择一种与竞争方有所不同的发展方式和路径。错位发展理念体现了一种求异思维和差异化战略,其目的就是为了在日趋同质化的竞争中摆脱困境或培育优势。错位发展理念是一种道路选择,是制定学校发展战略的指导理念,具体到民办高校发展道路上会有多种表现方式。其实质是要摆正位置、找准优势、抓住机遇。

  对于"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而言,错位发展理念展现到发展战略上有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层面:第一,错位发展的本质--科学定位。确定自身在民办高等教育和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错位发展理念本质上就是要求"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科学、合理的定位,避开其他高校的优势区域,为社会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服务和培养多规格的人才,这也是高等教育公平的发展和避免结构性失业的措施之一。相对于公办高等教育而言,"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应该主要以发展职业教育为主要目标,探索应用型型人才培养,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和一线技术人员。
  
  服务对象应以区域社会经济为主,将自身的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融合为一体,以自身的优势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进步,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提供区域化的科技服务。第二,错位发展的基础-特色。利用自身的相对优势和绝对优势,结合服务目标特点,培养差异化发展优势。就一所高等院校而言,特色主要是培养目标的特殊性、优质性,体现在专业方向设置、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民办高校利用自身优势和历史沉淀发展优势学科专业,并形成学科群优势。大部分"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的培养目标应与区域内的综合性大学区别开,确立了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发展空间。通过错位发展形成特色,实现创新,构建起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会有效地促进高校快速、高效发展与核心竞争力提升之间的良性循环,提升了整体办学实力和灵活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19]

  第三,错位发展机遇-创新。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动向,不断创新管理制度和发掘新的生长点。高等学校的发展是稳定性和创新性的结合,稳定性是为了促成专业优势成长、沉淀学校特色,创新是为了更好的把握时代精神,高等教育是坚守过去但更指向未来的事业。"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若想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中脱颖而出,并且能够保持自身的优势,必须不断进行创新。不断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

创新财务管理制度,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创新师资队伍的招聘、培养、激励机制,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最好的制度保障。用发展的眼光和理性的思维去客观分析学校服务区域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努力做到当下培养人才适销对路和人才培养先行于社会发展相结合。

  二、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持续的路径依赖

  发展不仅是增长,不仅仅是整体规模的扩大,发展意味着改变,意味着结构的转变,意味着旧制度的淘汰和新制度的建立。民办高校的发展不仅仅是高校数目的增多、在校生规模的增长,而是意味着民办高校整体结构的优化、内部质量的提高等等。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主要目标是转变先前粗放型发展模式,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改变民办即低质的社会刻板印象不仅仅需要国家政策保障和舆论宣传,重要的是民办高校自身质量的提升。在当今背景下,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的若要持续发展,必须要与时俱进,采取错位发展战略,做好以下工作:

  (一)保证生源数量、优化生源质量是基础

  民办高校之间存在竞争,民办高校与公立高校之间也存在竞争,这种竞争主要集中在生源方面的竞争,特别是"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生源是关系学校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在面临高考生源数量性和结构性减少,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更加激烈,公立高校扩招又引起民办高校优质生源的减少。如何保证生源数量和优化生源质量就成为"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面临的挑战。

  对于所有民办高校而言,一个高的就业率对学生都会有很大的吸引力,特别是现在人们选择高等院校时的文凭倾向的降低和寻找工作机会的愿望上升。就业率是由社会人才需求结构、数量和学校培养人才质量所影响,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人才需求结构和总量是有所变化的。高校培养人才具有周期长的特点,而一所高校的专业特色和优势在短时间内也难以形成,所以民办高校一定要准确预测人才需求的未来趋势,而不能仅仅关注当下,专业设置要在稳定性和适应性之间寻求平衡,建立动态的专业调整机制,以优势专业吸引优质生源。我国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并轨制影响高校招生生源,未来教育改革要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融合,所以未来职业教育的生源会大幅增长,民办高校要利用自身实用型人才培养的优势和资源,不断优化自身职业教育质量,争取在下一轮教育改革时突破发展。对于"以学养学"民办本科而言,在保证生源数量能够维持学校运营的基础上,应努力争取优质生源和加强国家合作。民办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培养经验,在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方面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合作体系,民办高校在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方面积聚了一定的优势。[20]

  有实力、有条件的民办高校应该积极申请实施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民办高校在国际高等教育合作中因机制、体制灵活而优势凸显,伴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加深,参与国家高等教育的实力增强和机遇增多,应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吸引留学生入学,特别是高等教育落后地区的学生,优化生源结构的同时增加生源数量。

  (二)提升内涵是质量核心

  民办高校在发展初期都是以量取胜,依靠学校规模膨胀,收取学费,维持学校生存,这是典型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当下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要保持一定的规模,以维持学校基本运营,但必须是在质量提升基础上量的扩张,必须是内涵提升基础上规模的增长。民办高校内涵建设追求是质量提升的标准,同时也是质量提升的路径和动力。高校内涵发展是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以办学效益为目标。以更理性的眼光看待数量和质量、规模与效益的关系。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是一个体系和过程,包含了从科学定位发展到优化学科专业设置,从物质保障条件提高到深化科学的办学理念,从教师队伍建设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等等,也是从办学理念生成到具体教学执行的过程。首先,对学校进行科学定位,把国家多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和学校自身的优势、特色有机结合,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区域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避免好大求全的误区。其次,必须要有学历合理、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增加专职教师的数量和比例,完善教师在职培训和进修制度,保证基础教学水平。引进高层次的专职人才,聘请兼职知名企业高级工程师,提升专业师资竞争力。再次,加大教学相关设施投入,虽然师资队伍建设很重要,但现代高等教育所依赖的物质条件已经复杂化、专业化。教学、实践所需要的仪器设备以及及时更新的充足图书资料,是提高教学质量所必须的物质保障。

  (三)科学的办学理念是支撑

  办学理念是在教育观念和教育理想的基础上形成的,用来指导学校发展方向的理想信念,办学理念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物,但办学理念一旦形成会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影响学校的实际办学行为。科学的办学理念对于民办高校而言是一面旗帜和纲领,不仅仅是招生宣传中的噱头,更重要的是对民办高校的办学方向、办学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民办高校的各种危机,其实质是办学理念不科学而引发的危机。民办高校正在经历民办高等教育内部的第二次"洗牌",民办高校能否确定一个科学的办学理念,指导学校下一阶段的发展,关系到在下一段竞争中的成败。诚然,改革开放之初的民办高校出现是为了满足更多的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这就决定很多民办高校秉承使更多的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理念办学,同时为了维持学校的生存,招收更多的学生也成为必然选择,但不排除这其中因营利目的而导致的短期办学行为。

  未来民办高校办学应超越于先前的办学理念,树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办学理念。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已经从机会公平向质量公平发展,求学者不仅仅是寻求一个就学机会,而是在择优而取。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程度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加深,高等教育的多元化趋势明显,随之而来的是多元化的质量观、教学观。我国正在经历社会经济的转型期,对人才需求表现为多样化、差异化、应用化。为了适应以上的变化,不断修正学校的发展,民办高校必须树立让更多的适龄青年接受优质的多元化高等教育的理念,以提供多元化、差异化、优质化的高等教育服务作为学校的发展目标。民办高校将走出公立高校配角的地位,必将成为下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角,生源竞争也必须从拾遗补缺转变为吸引优质生源,将提升质量置于办学工作的中心,以质量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以办学的社会效益为基准,协调学校规模和社会效益的之间的矛盾,将办学的社会效益发挥大最大。

  最后,学校发展眼光不能囿于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面向未来是民办高校发展的动力,走向国际是民办高校发展机遇。

  (四)完善内部制度建设是保障

  相对于"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而言,高等学校的内部的制度则是机构内共同的行动准则和办事章程。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制度的意义更加丰富,高校内部的制度是办学理念和实际办学行为之间的中介,是高等学校实现内涵建设的保障,离开制度框架,任何办学理想和理念只能停留在观念层面。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机遇性发展向实力性发展转型".[21]

  民办高校的发展不能完全依赖国家的政策支持,必须在国家现有政策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主动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内部的制度建设,转变松散的、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将学校的教学、学生、人事、财务、后勤等各项工作引向依据制度运行的轨道。利用制度来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办学的效率和效益。

  建立完善的内部制度,意味着明确民办高校内部的责、权、利,保证权利主体在充分享受权利的前提下,严格履行自身的责任。为了明确举办者、管理者、学习者之间的责、权、利,保障民办高校健康发展,民办高校必须完善以下相关制度:第一,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制度。民办高校是民间资本建立,在长期的管理过程中大多形成一个或几个核心管理者,由他们主宰学校的发展,在民办高校组织简单时期是比较有效的管理方式,但在组织结构膨胀后,这种集中制的管理体制的缺点显露出来。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制度,将学校举办者和管理者分开,也就是将决策权和管理权分离,实现决策民主、管理科学。主要内容为建立实质意义上的董事会制度,核准校长遴选的标准,明确董事会、校长、书记几者间的关系和权责。第二,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民办高校倒闭的原因之一就是举办者或者管理者将学校的办学资金非法转移到个人,造成学校发展资金严重紧缺。民办高校要建立资产管理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内部财务监督制度等。提高资产管理的科学性、透明度及可监督性。第三,完善人事制度。民办高校的人力资源不存在先天性的优势,但建立完善教师和管理人员聘任、培养、深造制度,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这种劣势。知人善任,把工作人员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将学校发展状况与学校全体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相结合,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第四,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学过程监管,主要通过对教学各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和科学监管,建立健全教学准入制度、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教学研究制度、教学交流与表达制度、教学改革制度、教学经费投入与使用制度、教学反思制度等都是不可缺少的。[22]

  (五)内部不断改革进取是出路

  改革无非是系统的纠错,[23]是对过去理性的批判,也是为了激发活力和生命力。改革是基于历史事实、面向未来的事业。教育领域的改革作为社会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基于教育事实,为了更好的实现教育目标,对教育事实进行的温和的、理性的反思和建构。在教育改革中应该遵循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把握教育时代性和历史性、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改革逻辑。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除了坚持教育改革的逻辑外,还要坚持学校改革的学术性方向、适应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国际性和民族性相结合原则。主动的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教育系统的子系统,高等教育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以培养人才为载体,在改革中,必须首先要满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这一高等教育内部关系的基本规律。

  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应然承担着为国家输出人才、发展科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责任,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民办高校基础薄、历史短,发展状况不可与公立高校同日而语,自身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不断推进民办高校内部的改革,对于促进民办高校的自身发展和对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意义重大。伴随着高等教育国际性的回归和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更加频繁,国外高等教育对国内高等教育的冲击也会越来越大,民办高校只有不断进行内部改革才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民办高校的内部改革涉及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民办高校的内部改革以人才培养的环节和学校管理为内容分为如下内容:从招生方式、招生结构的改革到学生日常管理的改革;从实践性教学改革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教师招聘、培养、深造的改革到教师结构的改革;从学校产权制度的改革到财务制度的改革,从资金筹措渠道、方式改革到发展模式改革。民办高校内部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所以民办高校要制定学校内部改革战略,但战略实施的过程关乎改革战略的成败,所以民办应该规划严谨的战略实施体系,积极调动全体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保证民办高校沿着既定改革目标前进。
 注释:
  
  [1] 文中的"民办高校"除特殊说明外均指具有独立颁发学历资格的民办高校。
  [2] 2012 年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基本情况。
  [3] 刘莉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报告,2002:4.
  [4] 徐绪卿。新时期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2.
  [5] 查明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选择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0:5.
  [6] 王建华。第三部门视野中的现代大学制度[D]. 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5:254.
  [7] 邓小平着。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4.
  [8] 卢彩晨。 危机与转机:从民办高等教育倒闭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0.
  [9] 刘莉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报告,2002:8.
  [10] "推荐上大学"是指推荐"又红又专"的工农子弟上大学,在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中选择学生,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
  [11] 随着整个社会对成功的多样化界定和拜金主义的抬头,很多适龄青年选择经商或者打工改变自己的命运,上大学对于适龄青年而言已经不再具有之前的吸引力。
  [12] 民办高校在发展之初以助学机构出现,后发发展为以举办专科教育为主,但后来民办高校升本和公立本科高校举办专科教育,二者的交叉变多,竞争也由此明显化。
  [13] 这里的民办高校是指除去独立学院以外的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的学费一般要高于民办高校。
  [14] 胡建华。日本私立大学的发展特点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1(8):73-76.
  [15] 戴晓霞等主编。高等教育市场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82.
  [16] 别敦荣 .论民办教育发展的第三条道路 [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102(3):137-146.
  [17] 王一涛, 董圣足。 民办高校倒闭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3):6-11.
  [18] 刘莉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报告,2002:25.
  [19] 张以科。高校错位发展与竞争力提升的理论与实践[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9):95-97.
  [20] 吴衍丽。 民办高校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路径与发展策略,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21.
  [21] 陶西平。推动中国民办教育合理转型[J].教育发展研究,2005(10B): 8.
  [22] 刘春宏,时伟。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缺陷与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8(2): 13-15.
  [23] 周其仁。改革的逻辑[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自序。
  
  参考文献:
  
  着作类:
  
  [1] 陈桂生。中国民办教育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潘懋元主编。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 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4] 布鲁贝克着,郑继伟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5] [英]约翰·亨利·纽曼,何曙荣译。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6] [美]伯顿·克拉克着,王承绪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7] [美]克拉克·克尔着,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 世纪的问题[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8]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9] 范国睿主编。多元与融合: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0] 徐绪卿。新时期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11] 卢彩晨。 危机与转机:从民办高等教育倒闭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3] 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4] 铁流,徐锦庚。中国民办教育调查[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
  [15] 戴晓霞主编。高等教育市场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6] 吴霓。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报告 201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17] 周海涛 ,钟秉林主编 .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报告 2012[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8] 周其仁。改革的逻辑[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期刊类:
  
  [1] 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 ,2003(6)。
  [2] 潘懋元。2020: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前瞻[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5)。
  [3] 潘懋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前瞻[J].中国高等教育,2006(8)。
  [4] 潘懋元。关于民办教育立法的三个问题[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1(7)。
  [5] 潘懋元。对接资本市场--在民办高等教育与资本市场高级论坛上的发言[J].教育发展研究,2004(3)。
  [6] 潘懋元。关于《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J].高教探索,2003(3)。
  [7] 潘懋元。民办高等教育持续发展问题[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7)。
  [8] 潘懋元,胡赤弟。民办高校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问题[J].教育研究,2002(1)。
  [9] 潘懋元,邬大光,高新发。浙江万里学院--一种第三部门高等学校的范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2(7)。
  [10] 潘懋元,邬大光。介入资本市场:高等学校融投资体制的一种新尝试[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8)。
  [11] 邬大光,王建华。第三部门视野中的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2(3)。
  [12] 邬大光,王建华。对高等教育介入资本市场的反思--营利与非营利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5(8)。
  [13] 邬大光。投资办学:我国民办教育的本质特征[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9)。
  [14] 邬大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分析(上)--兼论民办高等教育政策 [J].教育发展研究,2001(7)。
  [15] 邬大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分析(下)--兼论民办高等教育政策 [J].教育发展研究,2001(7)。
  [16] 邬 大光 . 中 国民 办高 等教 育的 市场 化特 征与 政策 走向 分析 [J]. 中 国高 等 教育,2001(11)。
  [17] 邬大光。民办高校要面向市场办出特色[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3)。
  [18] 邬大光。民办高等教育与资本市场的联姻--国际经验与我国的道路选择[J].教育研究,2003(12)。
  [19]邬大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市场化特征与政策走向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1(11)。
  [20] 别敦荣。略论民办机制之于民办院校的意义[J].高等教育研究,2010(4)。
  [21] 别敦荣 .论民办教育发展的第三条道路 [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102(3)。
  [22] 韩延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新型办学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1999(4)。
  [23] 天野郁夫,陈武元译,黄梅英。日本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特罗"理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1(6)。
  [24] 胡建华。日本私立大学的发展特点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1(8)。
  [25] 胡建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特殊性的若干分析。教育研究,2007(1)
  [26] 徐绪卿。民办高校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试点的若干问题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5)。
  [27] 徐绪卿。大众化高等教育与民办高校对策[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1(9)。
  [28] 徐绪卿。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空间深度探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9)。
  [29] 徐绪卿。师资队伍建设: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根基[J].中国高等教育,2006(8)。
  [30] 鲍威。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生成机制和区域发展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
  [31] 郭建。民办高等教育地域性发展的多维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6)。
  [32] 王一涛,徐绪卿。民办高校家族式管理现象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9(8)。
  [33] 王一涛 董圣足 .民办高校倒闭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3)。
  [34] 张应强。体制创新与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2(4)
  [35] 张应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J].大学教育科学,2006(6)。
  [36] 张智敏,姚延芹。我国民办高校教育成本的构成及测算[J].民办教育研究,2007(3)。
  [37] 郭建如。多样与趋同: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特征研究[J].教育教育研究,2008(8)。
  [38] 张以科,高校错位发展与竞争力提升的理论与实践[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9)。
  [39] 潘东明。世界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与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J].教育导刊,2001(15)。
  [40] 郑秋香。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现状及其发展模式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3(9)。
  [41] 陶西平。推动中国民办教育合理转型[J].教育发展研究,2005(10B)。
  [42] 刘春宏,时伟。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缺陷与对策[J].理工高教究,2008(2)。
  
  论文类:
  
  [1] 刘莉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
  [2] 查明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选择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0.
  [3] 王建华。第三部门视野中的现代大学制度[D].厦门:厦门大学,2005.
  [4] 王庆如。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以陕西民办高校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5] 李钊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防范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6] 吴衍丽。 民办高校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路径与发展策略[D].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2013.

第2导师作为中国论文辅导在线教育的开创者。公司提供线上教育培训服务,致力于提供在线1对1及在线班课的论文写作辅导培训服务!
上一页:工程硕士论文:某高层学生公寓供配电、防雷接地系统构建(范文)
下一页:文学硕士论文:女性身体摄影作品《痕》的创作思考

客服热线

4000-199-985

公司信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手机官网